#华与华书房#华杉注四书《孟子》【157】
【天爵与人爵】成就来自于修养,越大的成就,越是靠修养。因为小成就靠个人本领,大成就靠众人支持,最大的成就靠你不认识的,看不见的,想不到的人,都发自内心的以支持你,成就你为乐,这完全来自于你的修养,修养就是天爵。有天爵,才有人爵。没有天爵,得到的人爵也会失去。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jia),养其樲(er)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孟子说,人对于自己的身体,哪一部分都爱护。都爱护,便都保养,没有一尺一寸的肌肤不爱护的,也就没有一尺一寸的肌肤不保养的。考察他保养得好不好,难道还有别的方法吗?就是看他重视哪一部分而已。身体有重要的部分,也有次要的部分,有小的部分,也有大的部分,不要因为小的部分,损害大的部分,不要因为不重要的部分,损害大的部分。保养小的部分,就是小人;保养大的部分,就是君子。
比如一个场师,就是园丁,如果他放弃梧桐和槚树,而去培养那些酸枣和荆棘,那他一定不是好园丁。如果一个人,保养他一根手指,而失去了肩膀脊背,自己还不知道,那他就是一个糊涂透顶的人。
这里的樲,是酸枣树。狼疾,就是狼藉,糊涂。
只是讲究吃喝的人,大家都看不起他,因为他专养饮食的小体,而放弃了心志之大体。如果讲究吃喝的人不影响心志的培养,那么,口腹之欲,难道只是为了一尺一寸的肌肤吗?
饮食关乎生命,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当然不只是为了口腹之欲,而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但为什么要轻贱饮食之人呢,是因为他沉迷于美食而妨碍了心志的培养。朱熹在讲到他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时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拉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钧,同均。
公都子问:“同样都是人,有的人成为君子,有的成为小人,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识大体,依从身体重要器官需求的,就是君子。满足身体次要器官欲望的,就是小人。”
再问:“同样都是人,有的人依从身体重要器官需求,有的人满足身体次要器官欲望,这又是为什么呢?”
答:“耳朵眼睛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为外物所蒙蔽牵引,为声色所迷,一与外物相接触,就被牵引而去。心这样的器官呢,能够思考,如果能帅其职,则视思明,听思聪,得其视听之理,外物不能蒙蔽他,牵引他。如果心失了职,而不能思考,则失其视听之理,为外物所蒙蔽牵引了。这些器官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要先把重要器官立起来,次要器官便不能把这善性夺去了,这样便成了君子了。”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孟子说,爵位有天爵和人爵,就是自然爵位,和社会爵位。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这是天爵也;公卿大夫,是人爵。古人修养他的天爵,那人爵自然就来了。今人修养天爵,来追求人爵。人爵得到了之后呢,反而丢弃了天爵,这也太糊涂了,最终其人爵也会失去的。
没有得到人爵之时,卧薪尝胆,修身养性,以图成功。成功之后呢,骄奢淫逸,放纵胡为,最终其成就地位也灰飞烟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成就来自于修养,越大的成就,越是靠修养。因为小成就靠个人本领,大成就靠众人支持,最大的成就靠你不认识的,看不见的,想不到的人,都发自内心的以支持你,成就你为乐,这完全来自于你的修养,修养就是天爵。这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有天爵,才有人爵。没有天爵,得到的人爵也会失去。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四书《孟子》【157】我的孟子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中华书局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中国华侨出版社
孟子正义,焦循,中华书局
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