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里的人间烟火与岁月温情
2025-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熊飞凤
在街头巷尾,那熟悉的油香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抓住人们的嗅觉。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遍大地,卖油条的小摊就已热气腾腾。细长的面团在摊主手中一扭一拉,像被赋予了生命,随后“噗通”一声跃进滚烫的油锅里,瞬间,油花四溅,面团迅速膨胀,金黄的色泽逐渐蔓延,不一会儿,一根根金黄酥脆的油条便诞生了。
油条,看似简单的食物,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起源于南宋时期,最初是百姓对秦桧夫妇的痛恨具象化,将两根面剂扭在一起油炸,名为“油炸桧”,历经岁月流转,演变成如今的油条。这小小的油条,是历史的见证者,带着往昔的爱恨情仇,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在我的记忆里,油条是童年早餐的常客。小时候,每当周末,父亲总会带着我去街角的早餐摊。我紧紧拉着父亲的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摊主炸油条的动作,满心期待。买到油条后,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外皮酥脆,内里柔软,麦香与油香交织在口中,那满足感至今难忘。父亲总是微笑着看着我,偶尔帮我擦去嘴角的油渍,轻声叮嘱我慢点吃。
长大后,在忙碌的生活中,吃油条的机会渐渐变少。但每次吃到,那些与家人共度的温暖时光便会涌上心头。有一次,我在外地出差,清晨在街边看到卖油条的小摊,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根。咬下的瞬间,熟悉的味道让我想起千里之外的家乡,想起父母关切的眼神。那一刻,我明白,油条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连接亲情与故乡的纽带。
油条,它扎根于民间,以质朴的姿态融入人们的生活。它是早餐桌上的常客,是饥肠辘辘时的慰藉,是游子心中的乡愁。在平凡的日子里,它用独特的香气,温暖着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诉说着人间烟火与岁月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