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读书
魏治祥 摆老实龙门阵的人 发表于上海
图:网络 文:魏治祥
退休后闲来无事,爱找事。比如说大家都晓得啥叫读书,我偏要多事,把读书分成了两种:一种是上学,一种是阅读。读小学读初中读高中读大学,那叫上学。捧一本《红楼梦》或者《三国演义》读着玩,便是阅读了。当然,说阅读太斯文,老百姓的说法是看书。
在我看来,区别上学和阅读最简单的办法是“功利”二字。
古代读书人的故事中,最著名的是“萤窗雪案”和“悬梁刺股”。其实那不叫阅读叫上学。那种人满脑壳都是“黄金屋”、“颜如玉”,功利性非常明确。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货”便是卖。学成了本事是要拿去卖的,不然那个苏秦放着麻将不打,吃多了才会拿锥子去扎大腿。卖并不丢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语言环境下,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商品,都可以卖。就连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如流量,热度啥的,都能卖。作家写书,画家作画,也是要拿去卖的。只不过为了显得高雅,卖得的钱不叫钱,叫润笔,其实也就是打赏或稿酬。
卖文或卖画之前,有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学习别人的文章和别人的画,就是上学。倘若没有刻苦地“上学”便慌着去卖,虽不一定亏本,挣不到润笔,则是毫无疑问的。
真正的阅读是什么?是休闲,是娱乐。按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的说法,读书没有目的,“就是把读书看成人生的享乐、人生的需求,其实这才是我们读书的最高境界。”
清华大学教授刘瑜则换了种说法:“如果你们嫉妒我能安安静静地坐在图书馆里读书,我可以放心地告诉你们,不用嫉妒,你们看到的情形,本质上和一个民工在一个车间里装卸螺钉没有差别。”
刘瑜说她是在图书馆查资料,是干活,所以不叫阅读。
刘瑜认为:“当阅读的标准从‘有没有兴趣’变成‘有没有用时’,阅读就变成了伪阅读。”
刘瑜在图书馆里读的就是“有用”的书,是在“上学”。别看她显得安安静静,其实心头毛焦火辣,甚至兵荒马乱。——妈哟,年底了,又要交论文了!没有学术成果,当年的奖金和来年的科研经费便统统的没有。在图书馆里干活的刘瑜,就是一个民工,无非工种好,不吹风不晒太阳挣钱多。她读的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书,而是用来换银两的资料,所以叫干活。既然是干活,学者在图书馆查资料与退休老头在菜市场买菜,快递小哥送货,农民兄弟割麦子,清洁工扫地等等,本质上不就是一回事么?没有高低贵贱,分工不同罢了。
其实这些意见,鲁迅早在1927年就发表过。
“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
真正的爱读书,是不读书就难受,就磨皮擦痒,就生无可恋。对此,鲁迅的说法更好玩:“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
换了我,因读书被公安局捉了去,释放后打死都不可能再摸书。
由此可见,按鲁迅的标准,如今有些看似勤奋的读书人,无非勉强可以算是在上学。
当然了,上学没什么不好。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化,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就得充电,就得上学。在职读研,自学考试,包括电大、函大,网课等等,都是上学。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媒体都把“上学”说得太高尚,简直就是奉献,就是牺牲,就是不要命。
这类刻苦钻研的“事迹”,常见于比较“不平凡”的职业,如学者,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之类,理由是他们为了什么,牺牲了业余时间,牺牲了健康,牺牲了家庭,牺牲了享乐。而老百姓就不一样了,哪怕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无非是养家活口,值不得称赞。再说了,开汽车跑长途,卖串串香摆水果摊啥的一天忙到黑,也没有“业余”可言,好像也没时间“上学”和阅读。
那些热爱读书,离了书就生无可恋,甚至被打成右派,被捉进公安局还要读书的人,偏偏被人贴上“刻苦”,“拼搏”等标签,生拉活扯变成了上学。常识,就这样被颠倒了。
阅读是快乐的,当然不应该觉得累,且不应该觉得遭了罪、奉献了什么。例如我,年轻时身体好,书瘾大,平时熬夜且不说,每逢周末,一读就读到天亮,再读又读到天黑。半夜三更,读到伤处心,一个人在灯下默默流泪;读到精彩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甚至忍不住想把一家人都喊起来陪着舞之蹈之。
那时读书,并没有想到要怎样,写作是后来发生的事。也就是说,在开开心心阅读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我们其实也在上学,而且学会了写作,而且或多或少也有资格润一下笔了。
这或许便是人们常说的有心栽花和无意插柳。
生活就是过日子。在日复一日的干巴巴的生活中,幸好还有闲暇、闲暇时还可以阅读,可以进入那个由文字构成的不再干巴巴的时空。那些看似“没有用”的字句其实随时都在帮助你反观现实,让你能够在柴米油盐、一地鸡毛的细微处发现美,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也许有一天,你忽然意识到,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被潜移了,被默化了,由量变而质变,腹有诗书气自华了。——阅读是原因,腹有诗书是结果,“气自华”则是那个“果”的好看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