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及向下生长
读过王小波的《我为什么写作》后,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我为什么写作”,而是我为什么读书。当然在语言文化形态繁荣的情况下,读书也分多层含义,我所指的是最直白的一种,更多意义偏向于教育与接受教育形式下所产生的。
路遥在《在困难的日子里》,为主人公马建强塑造一个“苦读”的形象,这一点在他的《平凡的世界中》中孙少平的身上也有所体现,他们得身上都能表现同一种情感,那就是热爱。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所喜欢的一切又是非常脆弱,甚至他们必须为了所热爱付的出沉痛的代价,包括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生存。在生存问题极其严酷的生活状态下,读书是一种极其奢侈的行为,而现在在我们这群生活状态安逸的读者眼里,他们的行为是具有美学感受和艺术光环的,总之要比那些在大街上裸奔的行为艺术要好得多。 说到文字的艺术感受,我总觉得莎士比亚还是很成功的,他的《哈姆雷特》一书便是最好得例子——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想起小学时每个人都能背下来的励志读书的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书山路确实是一个漫长的岁月,从小学到大学,从学校到社会,从孔孟到莫言,书中所承载的东西从未完结,但总觉得读书不是一个形体生长,舒枝展叶的过程,而国内在教育形式却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就是形体生长,舒枝展叶。读书于我来说,更多人与我的心理是一致的,那就是消遣,不过我觉得读书于我来说,没有娱乐的性质,只有消遣。说到消遣很多人会选择电影,因为电影即可以满足视觉以及听觉上的感受,而文字于视觉来说,容易产生视觉上的疲乏,还不能满足听觉上的享受。究其文字在消遣功能上的魅力,那就是可以让你在鸿篇巨制中无限制消遣,所以诗歌也是整本集子的出,少了难免会丧失魅力,从现在的网络小说迅猛的发展来看,人们生活水平还是不错,有大把的时间来填补精神空虚。
从古至今,人们都是勉励读书的,不过对书生又不怎么看好——“旧书不厌百回读”,“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种矛盾的心理是符合国内基本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吃不太饱又饿不着,闲着大把的时间必须要有东西消遣,读书吧,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不能白上。近几年,国人察觉国内文化流失严重,在高考的门槛加高了国文的成分,这个方法倒是非常好的,毕竟大多数人还是想考个好的大学,分数还是要考的。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勤学苦读,传承传播,教化教育,在文化形式的繁荣可见它的发展是舒枝展叶的,但文化的流失却又表现出了它的不稳定因素,何解双全法?还是回到读书来说,我看喜欢的东西从不只看一遍,每看一遍,都是一种新的体验,而且还能发现很多被忽略掉的细节。喜欢的书读多了,也想写一点东西,这才有了“我为什么写作”,后来写的多了读的少了,写出的文字总觉得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追求的方向错了,总会是不稳定的。记得小学的时候读过一篇课文,名为《桃花心木》,讲的一个老人种树的过程,他说树要经历各种环境,根深入土,才会茁壮。我们总是追求形体上的生长,舒枝展叶,却总是忽略,它们在生长上决定稳定的因素的其实就就是向下生长的根,文化亦如种树。
大多虫子的感官当中,它们有一个非常敏感的器官——触,其实大树也一样,他的触就是向下生长的根,它总能向着水分和养分充足的地方生长。其实要好好读书,也必须先有触,了解,接受,然后生根,向下生长。很多人不喜欢文字,给他们说读书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一件事,然而生活当中文字并不远,几乎大多时刻我们都要用到文字,那为什么不喜欢,说白了就是可选择的喜好太多,读书不可能成为喜好的主流。不过书还是要读的,不管你喜不喜欢,多读书还是好的,不管是文化教育,还是科学技术,还是历史人文,总有一点是不变,书作为文化传播的主流,它积累祖祖辈辈智慧与经验,我们的发展是以祖辈的经验与智慧为基石的。
读书如种树,不只能追求形体上的生长,要先生“触”努力向下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