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飘散

2020-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格子布

这段时间老喜欢乱想,写些乱七八糟的。

逻辑不清,笨嘴拙舌,还非要写一大段出来。

西方文论课后——

柏拉图的神,是理式世界的顶端,神或其创造出来的理式,又像是道家所说的“一”,它不依赖任何事物而存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始无终, 理式或“一”,是永恒不变的,是至善至美的,而生出的万物,即感性的现实世界,由于不尽善尽美,则依靠变化来摹仿理式世界,以弥补缺憾。故理式世界,正如心经佛派所想达到的境界——“空”,变动不居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虚幻的,那就无所谓空抑或不空,有抑或没有,毕竟没有绝对的状态,得道成佛之人想必看破于此,到达永恒不变的世界去了吧。

撸心理学笔记中——

发现心理学是个很有趣的学科!可以用来很好的认识自己、调整自己。运用它的话来说,是认知领悟和行为矫正,并且,当以为自己身上的变化仅是个体差异,与他人无关,为他人所不知,其实它早已总结出一系列共性的规律,足以概括自己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关系。有种神预判的感觉,无论我顺其自然也好,刻意不墨守成规也好,基本不脱离它的规律(可能我就是一个凡夫俗子吧~)可以从星座改信一下心理学...或者宗教了hhh

看余秋雨的心经译写时——

莫名其妙,真的偶尔会思考到人的生存意义,我本那么的在乎浮华,却又不想全然钻进欲望中,不是压抑,而是越在意浮华、欲望,我就越为其劳苦,越关注狭隘的个人世界,这是我先前过于关注后感到厌倦至今心理是非常排斥的,因为无论你再如何深入,都与世界无关…永远冲不破“为人”的躯体和灵魂。当然,也不是教我们毫无欲望,那不是正常的人吧。

在拥挤的人潮中,站在高山顶峰,才会愈发感受到什么叫渺为沧海一粟,渺小感容易让人遗忘自我,忘记自己的重量,便不觉自己有多特殊,整个人类也不见多特殊,和很多有机体一样,都是这个世界本就有且该有的东西。而人的一生对世界、生命的长河来说,更是短暂的几乎不存在,感叹一生得有多出彩,才能在这世界中留下一点痕迹呢?这令我开始考虑到,管理自我人生的人来人往、照顾自我人生的情绪体验已经够累了,何必强求在别人的人生中highlight自己经过的痕迹呢?

想冲破“为人”的限制,自然会想与世界或高于世界的神进行心灵的沟通,听闻“天人合一”神乎其神,真的可以吗?我渴望在这世界找一点存在感来慰藉,如果..有一种贯穿时空的东西出现在我眼前,并告知它属于我,就够了。今晚去上中国文化,老师凑巧稍提了一下佛教,第一次感到,宗教好像并没有多高奥,人人都能拥有这份体验。

关注红黄蓝事件中——

一/大致扫了一眼通报,瞠目结舌,事件180度反转,就这么承认了所谓的官方了吗?其中又有何种隐秘的因素暂且不提。对“辟谣”将信将疑,追究到对事件的半信半疑,所以在事件刚发酵的时候,就本应该以这个思路稍微保持一下冷静。

二/这社会怎么了,我们永远充当着聒噪的键盘侠,在事件熊熊燃起之时,随大流地多添一把柴火!时间长了,连柴火都不放了,火灭了,人们也不关心烧着什么烤着什么,反正和自己无关,离开,剩一片寂寥的荒芜,和苍白的呐喊。    

和自己…无关吗?每每看到这些骇人听闻的新闻时,都会推想,如果,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呢,而很快自己将走入社会,又会面临多少安全隐患呢。幼儿园虐童:都会是有孩子的人,难道不害怕自己的孩子被扎针喂药?丽江毁容:半夜出去吃宵夜结果被殴打毁容,女主多次上诉竟发现官不压黑,再如今交通便利,自由行成了最受欢迎也渐成主流的出游方式,当你享受着自由带来的欢愉的同时,难道不害怕自己脆弱地无法抵抗种种灾害和意外?刘zc家暴孕妻:公众人物也无法约束得住家暴的手,更有杀妻碎尸的!身为普通人,会不会去忌惮另一半有潜在的变态心理和不良品行?内心暗暗发怵,我们怎么能那么轻易地忘记、释怀和放过?     

我们能做什么?我们站在轻易受到舆论引导的阵营,分不清谣言和辟谣,看不清真相。只能凭有限的信息获取对事件的更多了解,时间长了,那些便淡出人们视野,成了未解之谜。我想,我们能做的,首先是不遗忘。那种不遗忘第一是对自身而言,所要敬畏的教训;第二是对真相而言,持久的考据,不可使罪恶遁于无形,逃出生天,一旦给了罪恶苟活的机会,其繁殖延续蔓延,最终我们必然尝到自作自受的恶果。

  我一直不愿把社会想的太黑暗…车站那些声称钱包被偷借钱回家的人,那些装聋作哑筹集捐款的,我是帮过几次的,其实我能看出那方式方法并不高明,可是就总会去想,也许那是真的呢?让世界多充满爱不好吗?你笑我天真也好,圣母心泛滥也好,后来才我清醒的明白,我这么做,等于助纣为虐。不要让这些人浪费掉了我们的善良,被他们攥在手里,善良不会是高尚,而是愚蠢。

  有句话说,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努力不让这世界改变我们。刚开始还会顶撞,渐渐变成挣扎,最终成了温水里的青蛙。我恨我们选择遗忘,我恨我们居然觉得事不关己,我恨我们无能为力。我们能做什么?头一次对这些事感到迷茫。

  三/接近事实真相,一定会遇到一个瓶颈期,只要不放弃,继续关注挖掘下去,突破了这个瓶颈期一切就水落石出了。只是...至于这个突破要搞出多大动静…拔出萝卜带出多少泥,会不会动摇一些地位打破某些自然or社会规律,我真的说不清了…万一把社会搞瓦解了也不好。只愿尽力,嗯,一定要尽力。

  四/红黄蓝虐童事件的热议渐渐冷却下来,痛心疾首…对真相还不得而知,也无处求知。所以,留给我们的反思,一应是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性与自保的)教育问题,第二是如何去惩罚那些性侵以及施虐者,并起到一个威慑和防范作用的。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对涉嫌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的罪犯进行从业禁止和信息公开,我认为这种惩罚很合理,要让那些人在社会彻底抬不起头来!不过,去教育幼儿怎么去保护自己是很难的,即使他们学而懂得,也未必有能力分辨及反抗,身为成年人的我们,一定要肩负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去保护那些稚嫩的孩子,要歇斯底里的发声,绝不温柔相待任何一个伤害孩子的人!

失眠——

一/越来越觉得脑子很乱。就像打开D盘杂乱无章的文件和文件夹。

文件多而混乱,显眼的不常用,重要的太隐蔽。文件夹分类划分毫无逻辑,交杂过细,整理起来,火冒三丈,蹉跎耐心。其中有用信息和垃圾信息打乱成堆,我出了分辨能力的障碍;其中理性知识和感性认知融合互通,生产出矛盾古怪的思维。

回忆又是一个硕大的空间,满腹故事呼之欲出,且潜意识偶尔会被唤醒,徒生记忆负担。

而人又有着一片思想驰骋的天地,喜于无中生有。

真的很好奇一个人脑内能装载的内容极限是多少?所以,才要终生学习的吧。学海无涯。世界太多奥秘,不知道的、待发现的…所以总是那么装逼似的鄙视无知、躲避无知、承认无知,傻逼似的饥渴求知,大包大揽。但…穷尽一生也无法完全了解这个世界,掌握终极。算了睡吧,讲究佛系,有空给大脑放个假。

二/有时,总想些、写些,无头无脑,和学习、生活、社会,没什么关系的东西,实际上是很没有必要的,看自己写的,真是羞耻,我到底是陷入在什么里面了呢…

三/信息如潮水向你涌来,非常方便的获得,形成浪费轻视与破坏,不去选择,99%的内容与生命价值无关,不去内化,与个人未来智慧无关,真可怜,无法想象旧时光的不便带来的恒久与震撼,懒惰取代了效率,沦为一个接收器罢了......

那就提起微博吧,真不明白热搜有什么好看的,有多少值得花时间阅读的,有多少与生命价值相关的,它以金钱娱乐至上,社会科学得以关注该有多难?好吧,我承认,我已向它妥协。那就无知吧,那就无用吧,你知道我的,兴趣肤浅,思维浅薄,小家家气。剩一些自知之明。闭门思过,自省!内省!反正思想总是容易成为别人的跑马场,功利更多,困与惑飘散去了。

文化苦旅是一生进行着的,院长更说做学问是很苦的,不知为何我也有关乎此心灵的苦涩,我敬佩那些苦中作乐的人,孔子苏格拉底云云。先哲所能达到的浩瀚或高深,于我是望尘莫及的失意失落。若能企及,愿做凤尾,忠诚而谦卑地承延下去。

高中老师来我大学,聊到前任了——

    我明白,至今才知旁人也看得明白,是我糊涂,但我心甘情愿,在追你时奋不顾身、爱你时浴火焚身,但做得最错的是,相信你的承诺。糊涂中的糊涂。唯一清醒地记得,你有好长一段时间的冷言冷语,而我选择负气而拖延,最终你用了我最不满意的理由和我诀别。老师简单分析了你的性格,得出“你可能不是故意的”的结论,姑且就这么说服自己不去追究。

   是我待他不够好?还是在他寂寞时候没陪在他身边?分明猜得异地恋到头的原因,料得聚散无常,还是要破罐破摔去追问原因。他厌倦厌烦没关系,而我需要在这段恋情中学到东西,改正错误,以便下一段恋情顺利发展。

   与你还能有“默契”的是,彼此不再有打扰,正是我最想要的,省得做多余的改变。我知道你过得一定很好,即使你把我忘得一干二净,心里也绝不会有半句怨言,我甚至更宁愿这样,但你依存我黑夜深思的余痕。往事成烟...淡泪随风...但求余生陌路,笑了此缘。 

听歌——

最近喜欢听民谣,而不是饶舌,不是情歌。而不是英文,不是热门。明明平淡日子,内心却有什么在骚动,与旁人无关,我在寻找生活的刺。也许幸福的人总喜欢寻不开心,为了生活不那么淡而无味,指望能有生活的波澜,找些新鲜感。正如冯至的诗“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认真,你就输了#

虽然,这句,是和前任正在交往时说的一句玩笑话,以前就还会跳起来反驳批判,分手后倒深深以为然,以致至今一直牢记在心。即使输了,我也认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慢慢的,失落会积累,开始介意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开始怀疑真情还是假意。自此,真真假假,都不该评判,都不去试探,站在中间最好。半真半假可能大家都不难过。但心中有她,千万啊,你就不要想起我。

#说话#

说话和做事是一样的,需要拿捏轻重。随意抛出的言论,倘若被有心拾去,便有了一定重量。一个懂得尊重礼貌的人,是有能力换位思考的,又一定得是真诚的,如此即使语言质朴,但掷地有声。语言艺术是额外的技能,从学会讲清楚开始,到学会讲漂亮,需要长期练习。有的话,只说一半,比说完了,还要补充辩解(常犯之错),更好。纵使说者由于语言艺术的疏忽得罪了听者,听者亦可理智冷静的分析辨认、大方原谅。都不想让社交太累,故一早摊牌底线,把握分寸,严于待己,宽于待人。

#前任#

前任3热播那会儿,我去看了,之后在网上发现很多段子,很多人看完电影后,在电影院哭的撕心裂肺,于是真的去找了前任...结果被虐的被虐,复合的复合。重新开启一段尘封的记忆,以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却不曾替自己想这么做值不值得,也不曾替那个人为自己的打扰负责。

翻来覆去还是那么个人那么点事...直到谈无可谈,即使“前任”这个词铺天盖地的出现,自己也懒得展开了。然而我只是没想到,也接受不了,电影令它彻底变成了一种消费品,当剧情把遗憾扩大化,与自身情感需求相一致时,哪怕有一瞬间的慰藉、释放,人们便自觉融入这社会大潮中。

只是很巧,我不上门,他主动“拜访”。和那人分开已有七八年了,除了两年前他联系过我一次,我对他态度很恶劣...以为就这样了,但前不久在我生日的时候,我突然接到一通陌生的来电并收到生日祝福,那人也不自报身份,语速很快,我仔细听了好久才猜出原来是他...固然因他一直惦记着而感动,只是自己早已放下,那时我想,不妨心平气和的与他交谈、陪他叙旧。

故事太长,一次讲不完,他再打来,第二天,第三天...我开始感到不对劲,无形间有股力正把我往漩涡里拉,想起曾经拘泥于此,我很害怕,且他似又向我传达——经过多年的兜兜转转,发现我好也最适合他,但却没有好好珍惜而落下遗憾。更出乎意料的是,他对我许下十年之约,等我毕业,等他当兵出来,那时将是全新的我们,再见一面,再续前缘。能与初恋破镜重圆,又是一个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

哑然失笑。如果花十年的时间,就是为了走到原点,我不愿意。郑重严肃地告诉他,别再打来了。都该向前看,珍惜眼前人。

#距离#

听讲座,说,人都是对身边熟悉的事物颇具好感,我想,我应该要更走近你。看书,说,越了解,越不把你放在心里,我想,我应该要离你远点。我害怕距离,而你害怕我忽远忽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