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点赞汇总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梵小喜欢的文

人为割裂出来的两套账

2023-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旅居上海的青青草

营改增快十年了,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也有好几年了,大部分中小企业具备了一套账的条件。

当然,这里面会有点擦边球有点小猫腻,很正常。

一套账不是说没有内部经营管理账(报表),会计账和内部经营管理账(报表)之间可能会有一些时间性差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趋于一致。

内部经营管理账(报表)是建立在会计账的基础上做一些时间性差异调整,而不是再做一套账。

同一家企业,做两套完全没有关系的两套账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会无形中增加很多成本(工作量)和风险,到最后结果就是两套账都不准。

现在个人都能开发票,所以小微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加税点拿到采购发票的可能性很大。

还有,500元以下的费用没有发票也可以进成本费用,解决了零星支出无票的问题。

至于工资薪酬涉及到社保基数的问题,也有一些变通的方式。

所以说不太存在没有成本费用票的情况,有人会说成本费用实际发生了,年底了发票没有开出来怎么办?只要在次年汇算清缴(5月31日之前)之前取得发都可以税前扣除。

所以说客户是B端企业的公司,没有两套账的必要。

但有人会说,我们是根据开票来确认收入的,和实际收入有一两个月的差异(提前或推后都有),这个怎么办?这个是时间性差异,可以调表不调账,将会计账调为内部管理报表。

但现实中,很多中小企业热衷于两套账,即便是客户都是B端企业,销售都需要开发票,也要人为地制造出两套账,并且乐此不疲。

不但老板们喜欢两套账,连财务都习惯了两套账,自己都很难调整过来,认为会计账就是不准。

在这种认知下,会计账的项目核算、部门核算、往来核算、数量金额核算等多维数据都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选项,慢慢地不做了。

会计账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好像也没什么意义了,大家依赖的仍然是电子表格。

实际上即便是有两套账的企业,也并没有一套完整准确的账,问起来都是不完整的,有一家是一家,不信可以问问试试。

原本可以一套账解决的问题,非要人为制造出两套账,这种割裂出来的两套账,无形中给公司增加了很多无谓的成本和风险。

至于客户是C端个人的公司,更是可以利用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来规避税务风险。

总之,如果想一点税也不交,那财务再高的水平也没用;如果想尽可能地少交点税,财务还是有很多方法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