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读本书】《像高手一样行动》

【基本介绍】
《像高手一样行动》,作者【英】丹尼尔·科伊尔,译者何蓉,中国纺织出版社·湛庐,2021年4月出版,3.6万字。
丹尼尔·科伊尔,畅销书作家,专注于研究运动界中奇才的学习方法和成功经历。主要作品有《兰斯·阿姆斯特朗的战争》《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等。
作者在序言《从菜鸟到高手》中提出本书的根本思想是,“开发天赋的最佳途径是根据已被人才温床验证的技巧去练习”。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52个原则。
第一部分 创造动机,鼓励精深练习。共12个原则。这部分内容的核心是“准备”,讲述了如何创造动机,以及用最富有建设性的方法发掘你的能量。
第二部分 提升技能,把时间花在甜蜜区。共30个原则。这部分内容的核心是“行动”,讲述了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大进步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部分 拥抱重复,把目标埋藏在心底。共10个原则。这部分内容的核心是“持续”,讲述了如何度过瓶颈期,保持热情,为取得长期的成功而培养习惯。
【撷取摘要】
1.
原则1-盯住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把你面前的“超级偶像”想象成大脑的能量来源,使用照片、海报或者视频。作者的建议是:收藏一些关于偶像的视频,每次练习前或每天晚上睡觉前拿出来看看。
2、
原则2-每天花15分钟“铭刻”技能
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最佳途径是什么?是听老师的讲解,阅读一本入门书,还是直接开始做?很多高手用的是“铭刻法”。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密集且高强度地观看成功者的表现,循环播放,直到他们在脑海中建立起一幅高清的思维蓝图。
有效铭记的关键在于创造一层强烈的连接关系:通过密集的观察和聆听,你可以想象自己掌握这项技能时的感觉。
3.
原则3-大胆地、疯狂地向高手偷师
偷师时,你需要关注的是细节,而不是泛泛的整体印象。你要去捕捉具体的事实,例如,在做出挥杆动作前,高尔夫球手左胳膊肘的最大角度是多少;歌手在飙高音时嘴唇的准确形状和张力如何;喜剧演员在抖包袱之前停顿的确切时间是多少。
问问自己以下这两个问题:偷师的关键行为究竟是什么?顶级选手的动作和我的动作有何不同?
4.
原则4-写下今天的结果,明天的计划和下周的目标
笔记本的工作原理就如地图:它能为你指明方向。
5.
原则5-主动变蠢,主动犯“创造性的错误”
当涉及天赋开发时,错误并不是真正的错误,而是指引你进步的路标。
如,谷歌公司为员工们提供“20%的时间”,即工程师们可以将20%的工作时间花在自己热衷且未经批准的私人项目上。
如,位于华盛顿地区的电子商务公司生活社区(Living-Social)为员工们提供了一条经验法则:每周做一次让自己在工作中害怕的决定。
6.
原则6-清苦的环境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
简单的环境有助于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深度训练任务上。当你需要在舒适的环境和清苦的环境中做出选择时,选择清苦的环境吧,你的潜意识会感谢这样的选择。
7.
原则7-培养技能前,弄清楚需要的是硬技能还是软技能。
高度精准的硬技能是指每次都尽可能准确一致地执行某些动作;高度灵活的软技能是指那些能通过多种途径取得理想效果的技能,学习这些技能时无须只遵循某一个方法。
学习硬技能时,目标是将其功能打造得如瑞士手表般准确可靠,并且每次都以同样的方式去自动执行,不会失手。
学习软技能时,我们追求的不再是如瑞士手表般的精准,而是快速识别某种套路或可能性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能力跨过一系列复杂的障碍。软技能与3个R相关:洞察(Reading)、识别(Recognizing)和反应(Reacting)。
8.
原则8-培养硬技能,像木匠那样去重复
早期的精确度训练尤为重要,因为初期的重复练习是为将来打基础的,神经学家称之为“雪山上的雪橇”现象。
当你学习硬技能时,这些技能应该精确清晰并可以被衡量。慢慢来。一次只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在你做下一个动作前要重复并完善先前的动作。你需要对自己的错误多加留意并加以纠正,尤其是在初期阶段。
9.
原则9-培养软技能,像滑板手那样去挑战
培养软技能,你不应该表现得像一个细心的木匠,而应该更像滑板公园里的滑板手:积极进取、充满好奇心和实验精神,总是在寻找挑战自己的新方法。
当练习一项软技能时,你需要集中精力反复完成大量的、不同的练习,并获得清晰的反馈。
每次结束后问问自己:哪些练习起了作用?哪些练习没有起作用?为什么?
10.
原则10-优先培养硬技能
天赋想象成一棵高大的橡树,硬技能构成了其巨大粗壮的树干,大树上端还有一个由灵活的软技能组成的高耸树冠。你首先要培育树干,然后再修剪树枝。
11.
原则11-不要相信关于神童的神话
早期的成功无法有效地预测长期的成功。
受到赞扬和关注的神童们会本能地减少冒险行为,以此来保住自己的“神奇”地位,这最终会减缓神童们的学习速度。
记住,这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冲刺。
12.
原则12-五种挑选高水平老师或教练的方法
①避开那些让你想起彬彬有礼的服务员的人,②找一个让你有点儿害怕的人,③找一个能给出简短清晰指令的人,④找一个热爱基础教学的人(优秀的老师常常把整段的练习时间花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基础练习上),⑤在同等条件下,选择年长的人。
总之,你不是在找扮演伙伴或父母角色的人,而是在寻找可靠的、值得信任的人,这个人可以和你一起去远方。
13.
原则13-找到你的甜蜜区
所谓甜蜜区,就是在你的能力边缘,你会以最快的速度学得最好的区域区。
在你的能力边缘、在舒适区之外练习。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人必须培养一种本能,去追求竭尽全力后也只能勉强达到的目标。”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勉强”。
14.
原则14-完成的高质量练习的次数,比练习时长更重要
与其去计算练习的时长,不如去计算你的目标达成数量和重复次数。与其说“我要演奏20分钟的钢琴”,不如告诉自己“我要为演奏那首新歌做5次强化练习”。
用目标达成数量和重复次数这样的重要尺度来衡量你的进步。
15.
原则15-将技能分解为技能块,从掌握技能块开始
原则16-每天都尝试完美掌握一个技能块
原则17-让奋斗成为一种生理需求。大脑运行遵循的原理与肌肉训练相同:不劳则无获。
原则18-每天练习5分钟,而不是每周集中练习1小时
16.
原则19-把枯燥的练习变成令人上瘾的游戏
凡是可被量化的练习,都可以设计成游戏。例如,练习弹奏一连串的吉他和弦是很无聊的一件事,但如果你统计一下自己完美弹奏的次数,并为每次完成的完美和弦打分,这就会变成一场游戏。追踪自己的进展,看看一周内你得了多少分,并努力在下一周得到更高的分。
17.
原则20-培养自律性,独自练习
原则21-为每一个想要学习的技能块创造一幅生动的画面。如,唱到结尾的时候声音轻一点儿VS像气球漏气那样唱出这一句。
原则22-直视错误并立即改正
原则23-想象你的大脑中正在形成新的连接。当你到达能力边缘的甜蜜区并超越它时,你的大脑中就会形成并强化新的连接。
原则24-想象你的大脑转得越来越快
原则25-压缩练习空间
原则26-用尽可能慢的速度练习。慢速练习法就像一个放大镜,能让我们更清楚地察觉到自己的错误,进而加以改正。
原则27-闭上眼睛练习
原则28-进行无实物练习
原则29-在你做对的地方做上标记
原则30-坚持午休
原则31-用夸张的方式练习。夸张的练习有助于我们理解练习的外部边界在哪里。
原则32-永远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行动上。如,一个高尔夫球手在击球时应该告诉自己“正中球心”,而不是“不要把这个球推到左边”。
原则33-学习书本知识时要合上书。
18.
原则34-采用“三明治技术”避免重复犯错
三明治技术:采取正确的行动,做出错误的行动,再次采取正确的行动。
这种操作方式旨在帮助学员强化正确行动的记忆,并让他们察觉自己的失误,防止错误无声无息地溜进你的大脑并接入你的脑神经网络。
19.
原则35-采用“3×10技术”进行最有效的练习
如果我们的大脑受到3次刺激,且每次刺激后能得到10分钟的休息时间,脑神经之间的连接会更加紧密。
20.
原则36-发明日常测试
发明一个好的日常测试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构成这项技能的要素是什么?我应该如何区别看待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这两个变量加以衡量?我怎样才能让测试变得有趣、快速且可重复,以便追踪我的进度?
21.
原则37-用R.E.P.S.测量法评估练习效果
R:反复达成目标(Reaching and Repeating)。练习是否让你到达能力边缘并达成目标,且这种达成是可重复的?比如,两位数学老师分别向30名学生教授乘法表。A老师让某位学生单独在黑板上默写乘法表;B老师向全班同学随口提出一个,然后要求其中一个学生回答。在这里,B老师练习方法更可取。
E:投入(Engagement)。这种练习是沉浸式的吗?它能牢牢吸引你的注意力吗?它是用情绪来推动你向着目标前进吗?如,两位小号学员尝试学习曲子中一段短小却有难度的乐意。A学员把这段乐章从头到尾演奏20遍;B学员连续5次尝试零失误地演奏这段乐章,若有失误就全部归零重新开始。在这里,B学员练习方法更可取。
P:有目的性(Purposefulness)。你设定的任务是否与你想要培养的技能直接相关?如,两支篮球队都因为罚球失误而不断输掉比赛。A球队在训练结束后练习罚球,每个队员单独投篮50次;B球队时不时在全场混战时,像在比赛中那样练习罚球。在这里,B球队练习方法更可取。
S:做出强烈、快速的反馈(Strong, Speedy Feedback)。学员是否接收到了一连串关于自己表现的准确信息:我在哪里成功了,在哪里犯了错?如,两名试图提高SAT成绩的高中生,A学生周六参加了模拟考试,一周后收到考试结果;B学习周六花时间做了针对每种题型的迷你版模拟测试并给自己打分,每个测试一结束就仔细复习。在这里,B学员练习方法更可取。
22.
原则38-在精疲力竭之前停下来
原则39-比赛之后立即练习是最有效的
原则40-睡前“看”一部精神食粮电影。把可视化当作一种使潜意识引擎加速的方法。
原则41-在练习的结尾设置一个甜蜜的小奖励
23.
原则42-六种方法让你成为更好的老师或教练
①用最初的几秒来建立与其他人的情感连接。
②不要长篇大论,相反,要传递生动的信息块。教学的关键不在于你能传达出什么重要信息,而在于你现在能传达什么生动、简明的信息来引导他达成正确的目标。
③放弃含糊其词的表述。用精确的名词和数字交流,避免用形容词和副词。④制作一张学习评分卡。如,Zappos忽略普通的评分标准,转而记录客服代表超越职责范围满足用户要求的情况。
⑤最大化成就感。如,避免让运动员参加那种排队等待上场的活动,而是热衷于让球员多去参加小型的、高强度的比赛。如,运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在家中、网上先听课,再到课堂上积极地参与实际工作,包括设法理解概念、解决问题。“翻转课堂”的本质上就是让学生有成就感,老师则像教练一样四处走动,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在这里,成为一名好老师意味着要像设计师一样思考:什么样的空间能够造就最有成就感的环境?你怎样才能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⑥旨在培养独立的学习者。避免让你自己成为学员们关注的焦点。
24.
原则43-拥抱重复练习
李小龙说:“我不怕会一万种招式的对手,我怕的是把一种招式练一万遍的对手。”
25.
原则44-学习蓝领工作者的心态
蓝领每天早上起床后,无论喜欢与否,都照常上班。
正如艺术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所说:“灵感是留给业余爱好者的。”
26.
原则45-比赛1小时,要练习5小时
在莫斯科的斯巴达克网球俱乐部,教练们执行着一条简单的规则:年轻球员必须练习满3年才能参加竞技比赛。
如果能将练习时间与比赛时间的比例控制在5比1,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当然,如果能控制在10比1则更好。
27.
原则46-试图改掉坏习惯,不如养成新的习惯
原则47-若想学得更深,就要去指点别人
原则48-培养一项新技能至少需要8周
28.
原则49-走出瓶颈期最好的方法是努力突破它
当你的大脑实现某种程度的自动化时,换句话说,当你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动运用一项技能时,你就会进入瓶颈期。
在开发天赋方面,“自动驾驶系统”是敌人,因为它会导致你停滞不前。
29.
原则50-有意识地培养勇气
勇气是激情、毅力和自律的混合体。
勇气不是天生的。它就像肌肉一样需要开发,而且需要有意识的开发。
30.
原则51-把远大目标埋藏在心底
如果你把自己的远大目标告诉别人,会降低你达成这些目标的可能性,因为这会产生一种无意识回报——欺骗我们的大脑,让它误认为我们已经实现了目标。把远大目标埋藏在心底是我们能设定的最明智的目标之一。
31.
原则52-像园丁一样思考,像木匠一样行动
开发开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应该因为幼苗尚未长成高大的橡树而批评幼苗,也不应该因为技能开发之路尚处于成长阶段而沮丧。相反,你应该坚持每天进行精深练习。
练习时耐心思考,不要急于做判断,行动之前要想好策略,要清楚如何把每一个技能块拼接成一个更大的整体。
【写在最后】
阅读此书的最大启发是,所有的理论、策略、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像高手一样行动的52条原则,更适用于硬技能。
作者在本书举的实例多半来自运动界,这也是他主攻研究且有所专长的领域。而运动界就是他所说的硬技能领域。
事实上,作者在原则7中就提到了,培养技能前,弄清楚需要的是硬技能还是软技能。随后,他提出要优先培养硬技能,像木匠那样去重复。这也是他把此书重心放在硬技能上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