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中的接纳与欣赏

2022-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瑜君有约

按照领导的安排,早上七点我和单位的十几个同事去另一所偏远的中学执行循环监考任务。

(一)首次交锋

到了目的地,领到了具体的监考任务,我和那所学校的一位年轻老师一起去考场。结果让我有些震惊——考场在四楼,从二楼转向台往上,便可以看到楼梯上随处可见的垃圾袋、废纸等。我不由得皱了皱眉。挨着考场的走廊里,凌乱的扔着一件校服,一个凳子歪七扭八的放着,旁边滚着一个篮球,地面上也是垃圾。而推开考场的门,看到的景象更是超出我的想象。考场内二三十个学生聚了好几堆儿在大声的喧哗着,地面脏的简直不能看,到处都是碎纸和垃圾袋,墙角的卫生工具横七竖八的堆放着,讲台上扔满了瓜子皮,学生的书乱七八糟的,有的堆放在桌面上,有的则散落了一地,桌子凳子摆放也不整齐,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犹如走进了垃圾场。

我的眉皱得更紧了。

看见有老师走进来,这群九年级的学生,并没有一点点的收敛,依然我行我素的大声吵闹着,俨然我们是空气。我忍不住问了问那个年轻的老师:“这班的学生平时也是这样的吗?卫生不是每天打扫吗?”那位姓王的老师悄声告诉我说:这个班是他们学校这个年级里成绩最差的一个班,学生都不学,啥也不干,谁也不怕,还整天捣乱,不是一般的难管!

我听后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一群成绩糟糕的学生,想来他们每天的生活中一定不缺指责、批评。所以此时此刻,如果继续站在道德的高度去批评指责他们,只会让他们内心里更反感,行为上更对抗。

越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越需要被关注、被看见,越需要更多的被肯定和被爱。其实这些孩子是最难的!

想到这些,我心里平静了很多。

站到讲台上,我开始示意他们坐到自己该坐的位置,而后开始宣读考场纪律和规则。在读考场规则的过程中,不断的有奇怪的嬉笑声,还有一个男孩儿两次打断我。面对此情此景,我没有生气,语气平缓温和,始终面带微笑。因为我的目光扫过每一位考生的脸时,内心里突然充满了心疼!这些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学习这么艰难,他们却到现在还没放弃;成绩那么差,明知道考不出个啥结果,却还是在这么冷的天按时到校来参加了!这还不够吗?就算他们成绩糟糕到了极点,也只是成绩差罢了。可是他们孩子的身份没有变,每一个孩子的背后也都是一个家庭,他们都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在父母的心中,这些孩子也都是父母的宝贝!他们也和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一样,需要尊重,需要肯定,需要认可和鼓励,需要有人正向的引领。

于是,那个男孩儿每打断我一次,我就友好的向他发出邀请:“请问你有什么要向大家告知或补充的吗?如果有,你可以来台上大声的跟大家说。”那个男孩儿两次都嬉皮笑脸的边挥摇着左手边说“没有”。等到他第三次发声的时候,我收敛了我脸上的笑容,很正式的跟他说:“我已经邀请了你两次,并向你表达了尊重,那么现在我也请你尊重我一次,再有话要说的时候,请先举手示意我,好吗?”他轻声答应了一声“好”,然后低下了头不再说话,嚣张的气焰明显收敛。

接着我对班上所有考生表达了我看到他们时的心疼,表达了我看见的他们的不容易。并随之提出了一点要求:有事请举手发言,不举手则没有发言权。并且我告诉他们:我们的成绩可能与别人有所差距,但不等于我们的人比他人矮半头。成绩的差距有可能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努力程度等因素有关,跟智商并没有多大关系。除了成绩,我们的其他地方一点都不比别人差,甚至有些地方还可能比一些成绩比我们好的同学要强很多,比如打篮球(因为我看到后面墙壁上粘贴的唯一一张奖状是因篮球比赛获奖的)。你们说是吗?

我听到一些同学积极回应:“是的,老师!你咋知道的?”

我笑着说:“是你们告诉我的。因为我看到了刚刚你们凝神倾听的样子,那份专注是最美的!成绩好的孩子身上有的,你们身上也有!”

最后我问班里谁是班长,请举手示意我一下。南边靠墙的位置一个看上去稳稳的大男孩儿,有些羞怯的低低的抬了抬手(我只能说那是“抬手”而不是“举手”,因为那手的五根手指全都是蜷缩的而不是伸展的)。即便如此,我还是肯定的点了点头说:“真好!看来我们有一个有担当的班长,因为他在听到老师的询问之后,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回应,这需要勇气和担当!非常棒!”听到我的话,这个稳稳的大男孩儿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有羞涩但是开心的笑。接着我给了他一个任务:第一场考试结束后的课间休息时间,让他带领班上的学生打扫一下教室、走廊及楼梯的卫生,并整理班里凌乱不堪的书本桌凳。整理好空间物理环境,不为别的,首先是让自己舒服,其次才是让别人也舒服。(其实最初我是想在他们作卷时我做一个简单的清理的,因为教室的环境让我特别难受。但是同时我想到了自己的角色:自己是来监考的,不是来打扫卫生的。自己应该摆正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五分钟内的首次交锋,最终我从这群孩子的眼神和表情里,已经读出了我想要的结果。

接纳与欣赏,看见与尊重也许才是这群孩子最需要和最想要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