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的自己
最近给自己挖了深不见底的“坑”——《人间游戏》。这是一本讲人际沟通分析学的书,从精神分析角度,用游戏的模式分析沟通失败的原理,让我们对自己有新的认识,深入的进行思考,从而调整状态,让沟通有效、和谐。书中的游戏不是儿童的游戏,而是自我或人我之间发生的功能不良的互动模式,游戏的结局是没有任何收获的糟糕的感觉,因此而让人生走向沉沦,甚至以悲剧结局。
这本书的内容专业性强,作为一位普通读者,如果通过书中的游戏模式来对一个典型的沟通案例进行分析还不能做到精准,而且做为普通读者,我们也不需要这个分析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游戏形成的一些因素来引发自我思考,察觉自我,重新认识自我,从而获得更好的沟通体验。
对自发的社会活动的观察表明,人们不时会在姿势、观点、嗓音、措辞和其他行为方面表现出明显变化。这些行为变化往往伴随着感受的转变。就单个个体而言,一组行为模式对应一种心理状态,而另一组行为模式与另一种心理状态相关,并且通常与前一种不一致。这些变化和差异产生了“自我状态”的概念。
每个人的自我状态的种类是有限的,这些自我状态不是人们扮演的角色,而是心理现实。自我状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类似于父母式人物的自我状态;2.自主而直接地对现实客观评价的自我状态;3.成型于儿童早期,代表着过往遗迹仍然活跃的自我状态。相应的专业称谓分别是:外部精神、新精神和原初精神的自我状态。通俗一点,可称它们为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
书中提到的游戏模式,就是由不同的自我状态交互形成的。我们可以不用知道各种游戏形式,只要了解我们的自身状态,就可以做出调整,这是我作为普通读者最大的收获。通过阅读,我了解了我们的状态都是由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组成的。
父母自我状态:处于这种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父母的价值观,父母的处事方式,父母教育孩子的模式等,都会在我们身上体现。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我们的童年不可避免的被他们影响,因此我们在成年后,会感觉自己成为了以前最不喜欢的样子,其中就看到了父母的样子,也正是这样的思考,可以让我们辨别自己的状态。
如何来辨别这种状态呢?首先,请拿出纸笔,写下父母的行为表现。可以想到他们说话的语气,表情;对待其他人时的表现;处事原则、评判标准等可以想到的行为表现。其次,进行自我察觉。对照列出的父母的行为表现,找一件对自己来说不太愉快的沟通经历进行比照,比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在夫妻的相处过程中,在对待老人的过程中……在这些场景中,找到父母的样子,就可以说在当时的场景中,处在了父母自我状态中。这个过程可以更清晰的看到父母的行为,也更好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思考和判断。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思考、决定、行动,我们可以理性而合理地行事。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成人自我状态是生存的必需品,也是规范父母自我和儿童自我的活动,在二者之间进行客观的调解。我们总在说小孩子才做选择,其实当下的自我状态就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们都要为自己负责,无论好坏。
举个例子吧,减肥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一部分人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标,之所以说一生追求,是因为从未成功或阶段性成功,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在减肥的路上,成功的只是少数,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成人自我状态下,对自己负责,自己掌握主动权,知道自己有力量改变现状的认知影响了最终的结果。这一系列的自我认知就是成人自我状态下的理性行事。我们不可能一直处于理性的成人自我状态下,我们只要学会对自己负责,认识到凡事自己都有自主权,那我们就会充满力量,改变现状。
儿童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包含了直觉、创造力、自发的驱力和乐趣;儿童的基本情感是快乐、深情、愤怒、悲伤、恐惧。这些是儿童自我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进入儿童自我状态时,我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一样,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儿童自我状态受父母、家庭的影响很大。儿童自我状态是由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组成。正如字面意思,自然型就是指我们生下来本来的行为模式,父母对我们笑,我们本能的回应以笑,父母对我们吼,我们本能的被吓哭;适应型则指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父母对我们的态度,我们学会了应对之法,“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们因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去适应条件。找到自己的儿童自我状态,就是在寻找并认识自己的童年,对理解现在自己的行为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很多时候呈现出孩子的一面,多数就是处在儿童自我状态中,就是大家所说的“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小孩”。在分析自己是否处在儿童自我状态中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上面提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我们在分析父母自我状态时一样,找到自己不甚愉悦的经历进行反思对照,一定会在其中找到儿童自我状态的影子。
通过以上的具体介绍,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对各种状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三种状态是我们自我状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有人说我们只有其中之一或之二,NO,一定是全部。我们没有在自己的状态中发现,那一定是我们还没有察觉。可以说我们的行为模式就是这三种状态组成的。想要对自己有全新的认识,就从认识自我状态开始吧。
完成《人间游戏》的阅读,带给自己很多思考,结合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起理解,让我对很多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原来我并是自己知道的自己。这个过程对我有些困难,并不容易,而且反思还在继续,并没有结束,相信对大家也不会太友好,如果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完成对自己的认识、调整当然更好,如果状态并不理想,建议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希望大家都可以健康的认识自己,让自己获得更好的生命体验。
拆书帮三级拆书家-大连知行分舵-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