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效的时间管理者
做高效的时间管理者
——读《小强升职记》有感
《小强升职记》是一本有关时间管理的书籍。关于如何管理时间,其实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被教育和培养了,大家都知道,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如何统筹优化时间的内容,这其实就是在学习如何管理时间。现在,领导又推荐我和同事们读一读《小强升职记》这本书。看来,如何有效科学地管理个人时间,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
我现在很少加班,但是,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却要经常晚上或周末完成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当然,这和刚参加工作时,业务不熟悉,很多东西要学习,积累的东西也少等有关。但现在工作比以前忙,又要照顾家庭,却反而加班少了。仔细想一想,其实这也牵扯到时间管理的问题。因为现在下班后有很多家务在等着去做,没有多少时间去顾及工作上的事情,所以逼着自己在白天上班时间尽快处理完工作上的事,尽量不把工作带回家,这样下来,工作效率其实是提高了的。
虽然工作效率提高了,我也自认为不是一个做事很拖拉的人,但“快”并不代表就同时也能“好”。把工作做得又快又好,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我觉得在管理时间方面,我自己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就拿读《小强升职记》这本书来说吧。放寒假的前几天,这本书已被发到了我的手中,领导说这是布置给大家的假期作业。拿到书后,虽然还没开始放假,但是工作上的事情已经完成得七七八八了,所以白天上班的时候我趁着有些空余时间就已经着手这个作业了,到上个学期放假前的最后一天,我已经阅读了这本书的大约一半的内容。那剩下的一半我是什么时候完成的呢?不好意思,要告诉大家的是,剩下的一半是我在这个学期开学前的两三天才读完的。所以,阅读这本书后,再反思我读书这件事本身,在时间管理上,我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是需要改进的。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一、关于四象限法则
四象限法则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书中的建议是优先解决重要且紧急的工作,制定计划去做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不重要但紧急的工作交给别人去做,尽量别去做不重要且不紧急的工作。反思我自己,相比较而言,对处于第二象限的工作(也就是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还处理得不够好。但是恰恰本书认为第二象限工作法是四象限的核心和最终目的,作者也建议将时间投资于第二象限。只要我们稍微多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身边那些优秀的人他们大多是第二象限工作法的忠实践行者。可能他们自己本人并不知道有第二象限工作法这个东西,但他们事实上做到了。如果在今后我也能多使用这种工作方法,也许工作会更得心应手。
二、关于番茄工作法
个人以为,这种工作法可能并非适应于每个人。比如我现在是学校里的一名一线教师。大家知道,学校一般都制定有具体详细的作息制度,我们其实并没有多大必要再去为自己准备一个所谓的倒计时器了。学校每天总共一二十次的上下课铃声已经够我们听的了,我想应该没多少人愿意再去听那些像闹钟一样的声音了吧?学校也制定有课程表,一般一个学期基本保持固定不变。一个一线教师,平均每天有好几节课,首先他(她)要把自己每天都要上什么课,什么时候上,去哪儿上,这些都牢记在心。上一节课可以认为相当于吃一个番茄吧。相比在桌面上放一个倒时器之类的东西,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每个人能找到自己工作最高效的时段。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最高效时段呢?作者也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学会记录时间日志。我个人以为,并非要通过写日志这种手段找到自己的高效时段。很多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其实是很清楚自己的高效时段的。如有的人觉得自己在晚上夜深人静时写论文之类的东西时最有感觉。有的老师不喜欢下午第1节上课。因为觉得在这个时段,自己和学生好像都不在状态。曾经有一个学期,很偶然地从周一到周五我每天第一节我都有被安排上课。可能有的老师不喜欢第1节有课,但我真的很享受这种安排。为什么呢?假如第一节没课,也许我很难八点钟准时就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可能我要先泡泡荼、浏览OA、看看微信等,这里看看、那里看看,过了一二十分钟才真正去做和工作有关的事情。而上第一节课,意味着从八点开始就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工作状态了。同时,如果每天第1节课都有课,那么每周工作的其余的时间,要上的剩下的课时也不是很多了,意味着有相当大的机率可以有大块的时间集中精力坐在电脑前敲字,做些很重要的事情,这意味着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关于养成好习惯
首先养成思考的习惯。 书中建议每天下班前问自己4个问题:(1)今天做了什么?(2)对哪些比较满意?哪些不满意?(3)推进了哪些重要的事情?(4) 明天的规划是什么?另外,养成定期回顾的习惯。(1)定期清空杂事收集篮。无论是清空邮箱还是便签/整理办公桌或者是家里的环境,都可以算作是清空收集篮,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大脑和环境清清爽爽。(2)检查清单。清单里有没有已经做过还来不及花掉的任务?上周都做了哪些事情?清单上的那些行动具体规划到哪天执行?正在做的项目,下一步应该做什么?现在的完成度是多少?项目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3)收藏的内容拿出来翻一翻。我们在浏览信息时遇到有趣或者有用的干货都会点击收藏起来,可是大多时候却不会再去看第二遍,对于这些能够让我们收藏的内容如果不内化一下真的很可惜,所以可以抽出时间对本周收藏的内容再做一次浏览,加深印象。(4)年度目标。回顾自己的年度目标。比如健康,每周锻炼几次,做到了吗?财富,一年准备攒多少钱,现在完成了百分之多少?阅读,今年打算看多少本书,现在已经看完了多少本?时常回顾自己的年度目标,对自己的进度有清晰的了解,也对接下去努力的方向和程度有大概的掌控。
关于习惯,包含两种基本解释:(1)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2)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所以,实践、实践、再实践,实践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自然形成了一种习惯。以上提到的许多习惯一旦养成了,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应该有很大的帮助。反思我自己,平时对工作也会有一些思考,也会时不时地进行回顾,但还没达到养成了习惯的程度,所以,在这些方面还有待改善。
《小强升职记》也给读者介绍了许多其它管理时间的方法。如用SMART法则制定目标,用思维导图梳理计划,用甘特图掌握进度等。个人觉得,并非我们每个人都一定要照搬这本书推荐的所有方法,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也有不同,我们可以选取其中某种或某几种方法,甚至是和这本书不同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相比以前,我们能更懂得科学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这也是最终的目的。
左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