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提前看完,她不需要有“电影感”

2019-08-12  本文已影响0人  肖博娜娜

作为优酷的资深会员(从2017年买到了2023年),以及淘票票的黑钻会员(朝阳区排名746),有幸抽中了在大银幕提前观看了《长安十二时辰》的大结局。幕后boss和我想的差不多,就先不剧透了。同时作为剧迷和影迷,我想借这个机会聊聊大银幕的观影感受。

从第一集开始,就有不少人评价这部剧充满电影质感,所以在电影院放结局,也算是圆了粉丝们的梦。当这部剧真的放到大银幕上,效果怎么样呢?

很可惜,视觉方面,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好。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最后两集按照时间推算应该是发生在清晨,万物朦胧,带有一点东方审美里的灰调子。所以放在大银幕上的时候,暗部细节呈现的并不理想。目前影院的放映设备大多只能播放2K分辨率的影像,但我在电视上看,液晶面板可以呈现4K+HDR的画质。所以,很多时候有些观众动不动就说电影烂还不如网大之类的话,如果小屏幕上的内容真的投到大银幕,问题必然会放大。电影的视听语言,真的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但是影院的音响效果,真是比家里的好很多。5.1声道营造出的环境氛围,更让人有一种沉浸感。这部剧里的配乐都非常用心,在影厅里观看,才会发现导演在细节处的用心。

流媒体平台的内容,同样也是一种媒介,与观影时的被动接受有很大不同。习惯了边追剧边发弹幕,在电影院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关键时刻总期待着银幕上面飘过几行弹幕,或者想自己吐槽一把。

看完最后两集,我更大的感触就是:影院观影这种行为,真的是又传统又刻板。下半年还有4个月,但电影票房还有200亿的KPI要完成,几乎已经不可能了。很多人会把这个现象归结于经济下行、税收风波、审查限制,但对于观众而言,比电影更好玩的有游戏、更好看的有剧集、还有各种短视频在消耗着他们大把的时间。

可是电影呢?观众要花时间选择合适的场次,要找到一起看片的伙伴,要提前打车去电影院,在进行了一轮充满仪式感的操作后,却看到了《上海堡垒》这样的烂片。

当然,我依然是一个影院观影的坚定支持者,只有在影院环境里,创作者的内容才有可能被最大限度地被观众感知。但可惜的是,目前国内上映的大部分电影,都不值得观众付出这么多的时间和金钱。

精致内容注定是凤毛麟角,那么为什么不借鉴其他内容形式,让影院更加多元化呢?让影厅支持弹幕,全国观众在影院同时吐槽,参与感岂不是更强?5G的普及,是否可以加入实时直播,大银幕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事实直播带来的深度参与感,是其他媒体终端根本无法达到的。

十年前卡梅隆的《阿凡达》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电影工业革命,这部电影不仅引领了3D和IMAX技术的普及,还吸引着观众走进影院。如今,在技术上如果没有这种大杀器出现,那么能否增添更多互动形式呢?

遥见双人影 知余在身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