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的家庭教育
摘取自《苏东坡传—一蓑烟雨任平生》
十一岁时,苏东坡开始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对科考,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成诵。当他和弟弟苏辙在家苦读经史时,他们的父亲苏洵铩羽而归。总结苏洵的科考失败经验,十之八九是败在作诗上。按科考要求所作的诗,既需要有相当的艺术情趣,又要求措辞精巧工整,而苏洵则更重视思想观念。当时的读书人可选择的出路十分有限,要么教书,要么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而后者是唯一的荣耀和成功之路。苏洵自视甚高却名落孙山,深受打击之下很是颓丧。
落败回家后,整日听着两个儿子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读书声,苏洵的心情逐渐好转,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们身上并相信儿子们必然能够考取功名。此后,他恢复了信心,颓丧心绪不治而愈。初学者读经典,往往有许多错谬。苏洵便一边听儿子读书,一边校正他们读音的错误。练习作文时,苏洵要求坚守文章的淳朴风格,他力戒当时华丽铺张之流行文风,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授二子,教他们深研史书中的为政之法,乃至国家盛衰更替之道。苏洵的坚守与传授,为两个儿子开启了一扇通往未来的理想之门。
用今天的教育观点来看,苏家的家庭气氛为培育文学天才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土壤。家中耕读的传统与储藏丰富的典籍图书,为苏东坡兄弟营造了天然优质的学习环境;宽容豁达的祖父,学问丰富、引导得当的父母,是他们健康成长与创造性读书路上的珍贵保障。
苏轼的基础的成长环境其实和我的某一个我曾经引以为傲的学生的很想象的。
那个孩子从我初一的时候就跟着我上课了,孩子的成绩上不用去过多的说明,因为一直都很不错,虽说整个年级也并没有多少人,但是孩子一直能呆在首位上,还是足以说明一部分问题的,说明了什么呢?
——优秀是一种习惯!
以至于孩子最后成功的进入北京四中国际部了,这大概是我教育一途到目前为止最自豪的事情了,因为孩子成绩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孩子从初一到初二,再到初三,的整个全身心表现给我的沉稳,内敛,但又不失灵动的状态,是我觉得我的教育终点。
这么说吧,几乎所有孩子进入初中开始,包括孩子自身以及孩子背后的家庭,都将不自然的要去背负这来到人世的第一大考——中考,所以很多家庭基本上都是从初一开始就进行长期和短期的准备,意在能够在这第一次社会筛选中博得一个好的去处,这自然也没毛病的,但往往是有心栽花,反而让很多孩子都会感觉到背负,或者都会在考试上愈加不自如的,同样的家长看到这样的状态的孩子,本应该是属正常的现象,也变得整个家庭看着那分数上的几分的变化去进行分析纠结,战战兢兢,草木皆兵,如此则让孩子更为紧张,处在这样氛围下的有心的考生,则想更加证明自我,故而格外努力,但同样又有了更多执念,属当局者迷,不能自已,对应就出现在最后的结果仍不如意,如此反复,伤筋动骨!
回到我的引以为傲的学生身上来!那么刚才提到的那种问题终究该是如何解决呢?首先我需要强调的是很多问题出现在现阶段的很多学生身上之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其实并不是孩子对于知识点掌握的如何,更多的是孩子在知识的发挥上出了问题,但是当局者不自知的,很多会将问题归根于自己的知识掌握不到位,显然南辕北辙了。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真实的面对自己,这一点很难的,因为包括成人,都会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有掩耳盗铃的趋向的,人潜意识在面对问题的冲击时,想的是躲避,而不是硬刚,所以在孩子听到成绩时或者家长听到孩子的成绩时,都不乏会插入很多自己的看法,但是这看法一定是非理性下的产物。比如,孩子在看到自己的成绩和小伙伴的成绩后,首先会产生对比的,然后会有人的劣根性出现的,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成绩多了几分而沾沾自喜,回到家告诉妈妈,曾经每次考试都没他高的小伙伴这次被他超过了,但并没有去真正究其伙伴的成绩的原因;又可能会看到自己的成绩没有伙伴高,但属实自己把一部分伙伴没有做出来的题目给做出来的,故而也会沾沾自喜,同时回家告诉妈妈,自己的成绩比伙伴少了几分而已,但是自己把这张卷子上为数不多的几道难题都给做出来了,而小伙伴没有做出来,“对比产生美”,同样的孩子可能知道自己的妈妈吃这一套罢了,这里的种种实际上都未在看到自己的成绩的时候,真正面对自己,都未与自己的过去做对比去判断,这已经失去了参照价值了。
我经常在自己的课上去加固自己学生的内心意识,带着他们尝试去认真的耐心的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真实的自己。当然,可能下课以后孩子看到自己的班级微信群中的通知消息,就又会失去对真实自己的认识,不过没有关系的,这一点一定是需要带动的,而更多时候需要带动背后的整个家庭去有所改变,社会带给我们一种全民鸡娃的氛围,这是整体的社会需求,社会压力,社会趋势,历史的车轮所应该走过去的。但是作为自己,一定要在一定程度上清醒。
为何我会将这女孩作为我至今引以为傲的学生呢,这一点还得从有一次和她妈妈的沟通说起。那会我和孩子妈妈沟通完日常的孩子学习之后,我实在没能忍住,我问道她妈妈说,这孩子是怎么培养的,她为何能够在现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包括课上都是如此的沉稳,内敛但又能感觉是具备很大能量的那种呢?我又问道,这孩子从小到大是怎样培养的,您是又什么独家秘方吗?她妈妈回答说其实也比较简单,在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家里没有数码产品,我们在家里的任何地方都保证伸手可以触摸到书籍,同时,那会我们制作了很多的小卡片,卡片上有图案,正面和背面有文字拼音和英文单词,经常性的我们去找她,她就在家里的小角落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给到她的就是这个世界,让她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看,那么她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实际上是在认识世界之中的自己,她会看到人会犯错,人会开心,会快乐,人会有种种应该有的情况,也就是那时,她就在懵懂不自知之间,学会认识自己。当然,也恰恰是她属于一张白纸的时候,这一切则进行的很自然,不同于他人,一朝被蛇咬,可能后面你给他一个一根绳子,他也会很恐惧,因为他的意识层面已经有了痕迹,那么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经历在他们的意识层面驻留,产生痕迹,有的会被冲刷,有的会被纠正,但最终会因为自己的目标和执念,有一部分痕迹会一直存在着的。大人也是的!
所以在经历完没有额外目标的小学之后,在初中,来临了,也就是下文所说的战时状态。
初一,初二,初三,大家都有了一个共同目标就是在中考中能够完成自己的某一项愿望,家长也好,学生也好,所以都会属于当局者,不过家长因为已经经历过众多世事之后,已经是能够站在第三方客观的角度了解问题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怎不然,他们会开始被充斥着紧张,焦虑,急躁的氛围,不得脱离出来,他们努力,我见过很多初中生很努力的样子,努力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他们当下这个知识难度的范畴了,但是表现出来的成绩不匹配,“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似乎在这里失去了效果般,是这样吗?非也。
人的潜意识是非常神奇的。
一旦当自己的目标脱离自己的掌控之后,那么人往往会处在一种矛盾的状态。自己的本心意识是通过外在的很多措施去实现对目标的高度掌控的无限靠近,但是自己的潜意识又因为自己对目标想去高度掌握的深深执念过于担心,或者简单说就是担心失败,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于是乎,当局者的迷惑的孩子,就又只能不断加剧自己的外在的措施的“深刻”,实际这种“深刻”是一种自欺欺人,一种为了宽慰自己,给予自己一定程度的在“在能够实现目标上”这一想法上的安全感罢了。
想到上文说到的在孩子已经进入初中之后,其实作为教育者,已不能深刻贯彻对的想法到孩子心中,其实说实在的,在九年义务教育环节,更多时候的更多思想是家长灌输给孩子的,所以初中阶段,“带动孩子背后的整个家庭改变思路才是关键”,毕竟家长属于半局外人,同时家长是有所经历的,不至于陷入执念中去不自知。同时,其实学校教育中也是有很多契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