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80后3
农村一年四季都是跟庄稼打交道,我也一直很难体会,无法想象,父母、长辈们嘴巴里所讲述的,他们小时候生活的年代是什么样子,他们描绘的情景是,那个年代真的是种啥都不怎么长,过年都不一定能吃上大米饭,过年才可能吃上肉,从我记事开始,大米饭就已经是吃不完了,现在物质如此丰富的年代,估计大部分人也很难想象,吃不饱饭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感觉,黑黑硬硬的窝窝头是什么味道,也无法体会电视剧里西北人想要吃白面馍馍是啥心情了?。
民以食为天,所以农民对庄稼格外的重视,我们老家一年两季的夏粮秋粮的抢收种,是最繁忙,最辛苦,也是最幸福的时刻。我们小学的时候到了六月份学校也会放假一个礼拜,给家里帮帮忙,其实我们的老师家里也种地,他们也要抢着收庄稼,收完再抢着种庄稼,完了再回到学校教学当回老师。
我们是孩子,大部分的农活还是父母做,晚上父母在忙着收小麦,小孩子却兴奋的组队嬉闹,玩的很开心,收了麦子,每家都要堆一个大草堆,那可是孩子们乐园,爬上爬下,特别好玩。
小时候收麦子,没有收割机,没有机械化,唯一的机械就是拖拉机,也只能用来翻翻地,麦子都是人工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再捆扎好,用独轮车推回来,麦子都收完放到家门口后,后面就是挨家挨户,相互帮忙脱麦子,因为基本上一个小组,就一台脱麦子的机器,用拖拉机带动着,拉着一家一家转场,你家脱完,你也要去别人家帮忙,互帮互助,节奏非常快,专门有人负责往机器里送麦子,专门有人负责收麦粒腾地方,专门有人收集麦杆子,堆草堆,也算是集体的智慧,流水的作业。基本上一个晚上,左邻右舍,一整个生产小组每家的麦子都可以脱粒完成,那时候夜也深了。收完了麦粒,还有很多工序要处理,第二天还要把麦子壳,清理干净,用专门的木板做的大木锹,铲上麦子,扬到空中,风一吹,麦壳就被吹到边上,麦粒落在原地,就这样一次次的扬来扬去,烈日当头,汗水被衣服吸了,又被太阳烤干了,都变成了一道道的盐渍,非常辛苦,因为收下来的粮食必须尽快处理完,好晾晒,晒干了才可以运到家里储存起来,老天爷可不等人,冷不丁来一场雨,那就心惊胆战,害怕粮食会受潮了。
中国的农民种地,每家按人口算,都会有不少的地,只要勤劳,种上了庄稼,吃饱肚子肯定没问题了,中国农村的土地政策实行的是家庭承包责任制,说到承包,那就意味着这个土地不是你的,也算是一种特别的租赁,但是跟可过去长工租地主的地那可是完全不一样了。这些地相当于一直就属于这个家庭,我可以自由支配,给自己种地积极性肯定也是很高的,所以农民都是很淳朴的,也很乐观。
既然说它是一种租赁,那还是要交租子的,一年两次的两上交,也是农民最烦恼的时刻,收了那么多粮食满心欢喜,但是还要交给国家一部分,收完了麦子装好了口袋,写上户主的名字,一个组里,几家人一起用拖垃圾,一道拉到粮站,交公粮,粮站的工作人员,做好登记,会拿一个铁戳子,往粮袋子里戳,拔出来后可以把里面的粮食带出来,检查粮食的品质,是否草康太多等等,不符合标准的可以拒收。我们家是最老实的,粮食都清的很干净,每年交的粮食从来没有被拒过。这个审核流程的设计,目前来看好像也是有漏洞的,把关的就是那些粮站的工作人员的一张嘴,他说你可以你才可以?
经过这一顿折腾,整个夏粮抢收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后面就是翻地种玉米了,玉米比麦子更累人,田间管理工作量更大大,定期要除草,后面玉米长得一人高,在里面除草,闷热的很,玉米叶子很锋利,里面各种小虫子,飞蛾,玉米花粉,你能想象得到在里面待上个几个小时会是什么感觉?等到秋天成熟的时候,玉米比麦子更难收,玉米棒子都是人工一个一个扮下来,收到家,还要熬夜一个一个手工剥下来,手工刨玉米,刨到手上的有没有?木条子上面嵌入一根小指粗的铁钉子,玉米棒子顺义槽子用力往前一推,就可以刨下来,一整列的玉米粒,后面用手去剥会容易很多,你还记得,怎么用玉米棒子剥玉米吗?后面慢慢的有了脱粒机才要好了很多。
农民是真的辛苦,也为国家贡献很多,吃不饱饭的年代是靠农民上交的公粮,养活了那么多的工人阶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个年代,真的是每一粒粮食都是要经过农民的手才能走到饭桌上。
国家发展越来越好了,惠农政策也越来越多了,后面终于两上交取消了,农民不用再给国家交公粮了,后面慢慢的种地还有补助了。
作为那个年代出生的人,现在回想起来,真的算是很幸运,能够感受到那个年代的不容易。每一粒粮食的不容易。
社会在不断发展,市场经济驱动下,农村也在不停的变化,农村人跟着时代不停的变化,每家每户都养猪,种过棉花,弄过蔬菜大棚,现在是很难看到了,当年那个热火朝天的集体铺地膜种青椒的场面了看不到了,家里的母猪要生了,整个晚上都要守着,然后生了一大窝的小猪,满脸的幸福感。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满足感。那种喜悦感,真的是很难得,很值得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