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生必读书目盘点散文

从“紧箍咒”到“甜甜圈”,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谢谢你

2018-09-06  本文已影响8人  咸鱼Angel
从“紧箍咒”到“甜甜圈”,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谢谢你

别人家的孩子,大抵是每个人从小的噩梦吧?我的噩梦,是我的表姐。

表姐生来就乖巧伶俐,长得漂亮,身材好,学习好,能说会道,永远都是人群里最亮眼的那一个。从小萦绕在我耳边的,就是妈妈对于表姐的欣赏,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我的督促。

“看你表姐这次又拿了第一名,你要向她学习!”

“你表姐又在六一儿童节当主持人了,你也要像她一样,站在台上多好!”

“看看你表姐多会说话,你也要多开口说话,向她学习呀!”

……

小时候的我,觉得这些就像是妈妈给我的紧箍咒,每每听到这样的话都特别生气,我不知道有多少次问过妈妈,为什么一定要拿我跟表姐比?我明明不喜欢出风头,为什么一定要把我推到台上去?我生来就不喜多言,为什么一定要我跟表姐一样能说会道?

妈妈只说,你要多学习一下别人好的地方。

从“紧箍咒”到“甜甜圈”,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谢谢你

后来的我,即使没有了妈妈的督促,也习惯了跟表姐比较,跟身边的人比较,也渐渐的可以看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

我开始变得很要强,一道题做不出来都会气哭,一次考试考不好也会难过好几天,身边成绩比我差的同学赶超我了,我也会有很强的危机感,然后就不断地督促自己,再努力一些!

终于,高考的时候,我超越了表姐,考上了一所211大学。

可能这在很多人眼里根本算不上什么,但是,那却是我目前人生里面唯一一次超过她,也就是这次的小小的成功,让我在她面前更有底气,而不再仅仅是仰望。

昨天回老家,我又见到了表姐,她直博了。

我几乎是一进门就看到了她,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大气舒适的衣服,高挑漂亮,就静静的站在那里,旁边是我的表弟表妹们,在逗着三岁的小堂弟玩。

那时的我就在想,原来,读书是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的。

我走去过找表姐聊天,问她读研的感受,她特别认真的回答我,字里行间都是她自己对于学习和生活的理解,我看到了她对于自己未来的清晰规划以及我还无法企及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得知我要考研之后,她特地叮嘱了我许多。看着她,我不由得想到了林志玲,那种让人感到近乎虚伪的善良和骨子里的优雅大气。

没错,我很羡慕她,甚至有点嫉妒,这么多年来,每次见到她都能让我眼前一亮,她又变得更优秀了。我努力了这么多年,也依旧被她的光芒所掩盖。

没有她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也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但只要站在她身边,我就还是那个不够好的小妹妹。

她好像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路顺风顺水,从里到外都无可挑剔,身边追她的人更是能排起一条长龙,站在她身边就能自然而然得感受到她的自信和气场。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已经自动把表姐列入了竞争对手一栏,每次回家都要旁敲侧击的问妈妈表姐的近况。

从她考上市里最好的高中,到省重点大学,再到保研,直博。每次听到她的消息,我都像是被打了鸡血,从心底里跟自己较着劲儿,想要追上她,再超越她。

那个小时候的“别人家的孩子”,渐渐从“紧箍咒”变成了“甜甜圈”,变成了我无形的动力,一直都在督促着我前进。每每想到家里有个这么优秀的表姐,我都不自觉的想要再拼一把。

从“紧箍咒”到“甜甜圈”,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谢谢你

现在的我,每次回家见到自己曾经的同学,看到他们或是在县城里面打工,或是嫁了人当起了家庭主妇,每天就在这个小县城里打发时光,我都会庆幸自己曾经努力学习,走出了这片土地。

我很爱我的家乡,但是,对于正当青春年少的我,这里不适合生活。

每次在大街上看到那些跟我年龄相仿的姑娘们,带着孩子,讨论着家长里短,骂着自己的婆家,谈论着网上一些无聊的毒鸡汤,我都很感谢自己的努力,很感谢自己有个这么优秀的表姐,让我不只是满足于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名列前茅。

以前在网上也见过很多人抱怨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我也曾抱怨过,但是,现在的我唯有感激。

抱怨,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比不上,因为自己懒得去努力,所以才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让自己的不努力合理化。

我很幸运自己从小就有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要努力变好。

黄渤曾说,“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

曾经的我,一直试图遮盖表姐的光辉,但现在的我,更希望我们一同闪耀。

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谢谢你的存在,让我在还不知道努力的意义的时候,就一直在努力做到最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