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静静写读书笔记梁军年读书会

聊聊最近看的几本书(1)

2018-09-01  本文已影响2人  梁军年

阅读观影是件很私人的事情,我之蜜糖他之砒霜,但既然是推荐,最起码是自己喜欢的,他人读了看了不喜欢也属正常,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同一种饭菜的味道。

1:早晨从中午开始

阅读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

第一次读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是在二十年前,当时还在上学,读他的这本写作回忆录很有年代感,毕竟那时我还年轻,不知道生活的厚度 ,觉得他的文字读起来有厚厚的土腥味。时隔二十年之久,我又再次重读他的这本创作笔记,既然读的处处感动。

我有一个奇特的嗜好,就是时不时的喜欢阅读一些作家的创作笔记。我觉得有时候,这比阅读他们的作品更有趣,相比他们虚构的故事,我更好奇作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他们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说的好听点,这叫好奇,说的难听点,这和追星的粉丝一样,喜欢窥视他人的私生活。

毫无疑问,路遥的这篇《早晨从中午开始》是迄今为止我读到的最好的作家创作笔记。

在这本书里,路遥用真诚的文笔记录了他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整个细节与过程,其间的文字时不时的感动着我。他在文字中传递的是一个书写者深沉的思考与饱满的情感,他写了自己创作的苦恼,写了备受文字煎熬的痛苦,也写了偶尔得之的狂喜。这是一种真实的创作过程,由此我们从作品进入作家的内心世界,最关键的是,这一切都是真实不虚构的。

我敬佩他对文字的态度与真诚,他几乎是以自我折磨牢狱般的意志完成自己作品的。这种精神和意志,对于今天的写作者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他在书中写道:

真正有功力的长篇小说不依赖情节取胜。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因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撼的巨大内容。而这种才智不仅要建立在对生活极其捻熟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在对这些生活深刻洞察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

索性用脚把卫生间的门踢住,出声的哭起来,我向另一个我表达无限的伤心、委屈和儿童一样的软弱。而那个父亲一样的我制止了哭泣的我并引导我走出卫生间。

只是如上,这本书就值得时不时的去翻去读。

2:运营之光


和绝大多数的运营书籍不一样的是,黄有璨的这本《运营之光》是从道术器势四个层面上写的。

虽然大众读者更喜欢干货类文章,但是作者在本书中依然大篇幅的讲了“道”的层面。比起工具方法论来说,更长久更有价值的是道理。

作者在书中写道:

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最好就试着用它来拯救这个世界。

我觉得,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有时只有抱着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秉持着一种“先不论我可能会得到什么回报,让我先来基于我的理解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心态,你才有可能做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是以为,方法技巧固然重要,甚至在某一个时期至关重要,但伴随一个人走的更远的还是道理与规律。

3:《人物》杂志合订本三本

《人物》杂志社出版的这套人物访谈为三册,分别针对企业家、科学家、演艺名人、文化名人做出了深度访谈。

个人非常喜欢看深度个人访谈,但特别鄙视反感那种一个劲往死里夸,把缺点也说成优点的伪访谈。

我觉得绝大多数的访谈都很虚假,就像电视上看到的一些专访,今天还大谈特谈婚姻幸福之道,明天就散伙闹掰,至于那些大谈成功史的某些企业家,也架不住时不时的塌台几个,有些访谈夸起人来简直惨无人道,连观看的观众都会觉得面红耳赤不好意思。

我个人非常喜欢那种真性情的真实访谈,对于优点不夸大,缺点不藏着掖着,这样的访谈看起来就非常有味。

这套丛书我最喜欢的访谈有两篇,一篇王坚:一个预言家的命运,另一篇是杨振宁:盛名之下。这是两篇把人物写活了的访谈,通过这篇访谈,我体会到了名人光环之外的血肉之躯与庸常生活。

这两篇文章都从世人的不能解入手,刻画出一个真实大人物的内心世界。读来让人意犹未尽,同时颠覆了自己的某些惯性认知,我甚至在几个月后,还时不时的想起这两篇访谈。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梁军年:关注读书、思考与个人成长,热爱电影与阅读。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公众号:梁军年(liangjunnian123)欢迎勾肩搭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