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穗文刊散文生活、文字

让时间找到方向

2018-09-17  本文已影响37人  尘弥行走的故事
以前总在问,时间都去哪儿了。现在总在内心思考,时间该怎样有意义的渡过。

以前的时间,感觉是在飞。特别是结婚后的前十年,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每天就像打仗那样,那时候的忙,身体劳形是一回事,还有心理上的疲倦不堪。

在县报社上班的时候,一个周要下几天的乡,回家后的晚上还要忙着写稿子,遵循着前辈们稿子不过夜的叮嘱。关键是一个新闻线索采访后,不当天把稿子思路想出来,或是把稿子写完,就会睡不着觉。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有时半夜来灵感了就会马上起床,坐在书桌边,打开台灯,明黄色的灯光和笔尖刷刷的声音会便会陪伴我到黎明。

难得的周末休息,便会总是赖在床上醒不来,老公想让我起床,就会用他的绝招喊我“快点起床了,开会时间要到了”。只有在这个时候,工作的惯性才会让我有顿时清醒的感觉。

那时候除了要做好编辑部安排的县里面重大会议的采写,还有每个月对所挂包乡镇的采访任务,在县城没有采访任务的时候,如果没有便车,有时候还要自己坐班车或是包摩托车到乡镇采访,记忆最深的是曾经有两次下乡包摩托车,并且都是在冬天,到了乡镇政府所在地,感觉脸上都已麻木,就连想说话都开不了口了。

在报社的四年里,就是这样匆匆渡过,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写稿。不存在周末也不分上下班,没有电脑没有网络,一笔一划一篇一篇的稿件就这样完成了。但这匆匆的四年却让我收获颇多——走完了19个乡镇,走过了大半的村,认识了很多的人,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虽苦,苦到我后来都从来没有想过还要从事这个工作,但我工作生活中的很多知识却是在这个时候学到的。

从报社匆匆的出来,又匆匆的到乡镇,那时候更忙了,没有时间照顾家,孩子没有时间照看,幸好父母把孩子接走,我才能够毫无牵绊的走到乡间开始我四年的基层工作。

在乡镇的时间我基本都在村组落实工作任务,开群众会,发展烤烟,发动沼气池,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宣传中央一号文件,做好卫星锅盖的更换......在最基层的地方,磨着脚板走路,在烤烟与包谷地间穿梭,在林地里栖息,喝龙洞水解渴,带一顶草帽,既可遮阳还可扇风,在所挂村的地方,风里来雨里去,与老百姓们建立的深厚的感情。

匆匆的四年,就在我流连于农村、县城,群众、家人之间,眨眼间就过去了,但就在这四年的时间,我学到了我认为最多的东西。从农村工作到人情世故,从书本知识到实际实践。最丰满最有意义的四年,最匆忙而又最有内容的基层工作。就在我的指缝与额间悄悄的流逝。

2008年,我从基层调回了县机关,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从市里面的学校转回县城学校,那时儿子刚好读二年级,很多人都不理解我,觉得进市内学校是很多家长和孩子梦寐以求的学校,我为什么还要傻到把孩子从这么好的学校转回来。

实际上从孩子出生,我就没有时间照看他,父母为了减轻我的负担,还是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把他接到身边,所以我也没有多少时间关爱孩子。我以前是教师,知道父母对于孩子的意义,现在我回县机关了,有时间管理孩子与他共同承载分享成长的苦乐。就这样,从孩子二年级到初一,近七年的时间我的主要任务就是陪伴孩子,努力成为一位好母亲。在儿子读完初一后,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他转学去遵义十二中读初二。

随着儿子的转学,我一下子感到内心空洞了。以前每天吃完饭后要和他一起玩耍,平时要关注到他的学校与健康,特别是我家吃饭的时候,一家老少各持一词的争论,儿子学校收获的分享......家里平静了,

工作之余,两餐之后每便是清闲了。

清闲的生活换来一度的高兴,觉得现在工作也安稳,家庭也和睦,孩子在学校也让人放心,我也该在空闲时间好好的放松了。

一天一天,转眼儿子马上要参加中考了,我却感到无聊了。以前想这样,现在真正轻松了,却感到意志消沉、越耍越懒了。一天无所事事的

浪费了时间。以前紧张的生活和工作,感觉还很有收获和感悟,现在轻松的生活却感到无聊与空虚,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偶尔打开我的空间,才发现我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写什么东西了,这一年多我做什么了。再看看我的书架,不管是名著还是武侠还是散文杂志,也有一年多没有增加新的伙伴了。看来真是懒散消磨意志,我都要迷失自我了。

古云“四十不惑”,而我看来却是“四十起步”,为了让我的时间过得有价值,我的确该继续学习新的东西了,继续沉淀我的思想。要重新学习如何静下心来看书,要学习多写多记我身边的故事和感悟,要学习一个新的理家的技巧,要学习一个简单的乐器,还是要学习编织家人所需的毛衣,要坚持一个健康的爱好.......

    看来要学习的东西还多,就让现在成为一个新的起点,让我的时间找得到方向和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