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痛的领悟——读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怎一个“痛”字了得?
最近,我的身子连续经历了两场疼痛。
先是崴了左脚,好一番痛楚。
脚还没有好利索,感觉腰部右侧痛痒难耐。定睛一看,从肚脐往右一直到后背,红了好几大片。起疱疹了,得赶紧治。
之前,听人说,疱疹这玩意很痛。上网一查,有人说疱疹这种“龙缠身”导致的神经痛甚至痛到人休克。
自己挨上了,才知道这个痛的确受罪。接连几天,妻子和儿子定时帮我擦药治疗。可是用上再好的药,也得有个康复周期,一场疼痛自然十分难熬。
痛是伴随这泡的发展和治疗过程而来的。皮肤上从小凸包长成大凸包,从大凸包变成了充满毒液的水泡。这些水泡少的则三五成群,多的密密麻麻,集聚成一片,一副不收拾规矩了我绝不罢休的模样。刚开始,我感觉有一点痒伴随着阵痛。过两天后,大的水泡遇到吸满药水棉花棒,就像刀在割肉。再涂两天药,药效开始显现。小水泡变黑,结盖子,掉盖子。大水泡则比较顽固,恢复得快的,一大个水泡就结成一大个盖子,慢慢地掉了;恢复的慢的,一大个水泡就变成一整块浓水,浓干了才长盖子,盖子掉了才会好。这五六天,我常常夜间被疼醒,心里是又痛又烦。
痛!其实不该仅仅只是痛
人在疼痛中,往往会联想。恰逢这次疼痛期间,我正在读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于是,由痛而发,得些感悟,且算些许心得,聊以自慰。
痛有所感,感有所获。身体上的疼痛,是最直接的感觉。疼痛来得越快,来得越强,感觉也越强烈。老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痛”。的确,我们痛过了,不能白痛,要留点记忆,长点教训。这正是又一句老话说的“吃一堑,长一智”。我们身体痛了,是某个器官或组织出了毛病导致的,亦或是某个器官或组织受到细菌或病毒等外来物攻击所致。痛了要值得,就是要有亡羊补牢的防范疼痛或苦难再次发生的意识,做好防范,尽量避免再受疼痛之苦。
外防侵袭,内防大意。俗话说,“碉堡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我们抵御外敌的入侵,自己必须筑牢城池,调集兵力,备足粮草等等,做足充分的准备。身体要预防疾病,自身也得注重锻炼,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筑起抵御病原的防火墙。在心理方面,尤其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是不是了解,善不善于深交自己这个最忠诚、最可靠的朋友。
事实上,我们常常两眼向外,忽略了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自己的内心。如果这样,自己却有必要回头看了:之所以身体不再疼痛,其实我们是靠自己扛住了病痛的侵袭。之所以能够遇事不乱,其实我们是对自己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之所以超常发挥,其实我们是激发了自身的潜力。
周国平说,检验一个人是否是自己的朋友,“就是看他能否独处”,如果他害怕独处,一心逃避自己,他当然不是自己的朋友……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看自己有没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
这次疼痛,我算是有所痛,有所获——让我在疼痛中学会审视自己的心灵吧!无论怎么忙,自己才是自己最值得深交的朋友,心灵才是最需要自己关注的。我们不必为孤单而焦虑,而要在独处时看清自己,与自己深交;我们不要再放纵自己,而要理性的看待自己,同时关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