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做一个求生欲满满的妈妈
我是安琪,一个喜欢写字,写文的湖南妈妈!
最近无意看了一本书,《 了不起的中国妈妈》,它们里面有很多段,特别想来分享一下:
①孩子的学习不是学习,那是家庭气氛的风向标,夫妻关系的指南针啊!
②中年夫妻最真挚的独白只有“这道题怎么做”。这就叫“执子之手,与子学到老。”
③不当一次妈,绝对意识不到自己的戏路与天赋,不把娃带完K12毕业全程,绝对意识不到自己的顶峰和底线。
④当妈路上的三大投资领路人:老师、补习班销售、鸡血妈。听君一席话,多买十年书。
⑤报班问老公,一问全剧终!对于老母亲来说,报班就像买面膜,买了也不一定会用,用了也不一定有效果,但是不买就等于认命了!
⑥冲动是魔鬼,妈妈们的冲动消费是天使投资!但事实往往是投资数额越大,结果越难以描述。
⑦一起报班,是检验老母亲友谊的最高标准!想姐妹之所想,急姐妹之所急。
⑧我们养的不是孩子,是一个浑身上下遍布考点的人类精英。
⑨等开学就像谈恋爱,期待又怕受伤害!
⑩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但凡尔赛文学让每个人相通,只要有人是凡尔赛的玫瑰,就一定有人是凡尔赛的肥料。谁当玫瑰谁当肥料,别争了,轮流来吧。
①家长群是知识的海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看完这些话,是不是觉得妈味十足?我们的了不起之处在于“即使生活一地鸡毛,也得优雅地拾起来做成鸡毛掸子。” 于是,我仔细的抽看了这本书,觉得实在是非常有意思。
这本书的作者叫格十三,人称十三姐,因为她的文章动不动就十万+浏览量,还常常会制造金句,人家把她称为“人间指南本南”。同时,她也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妈妈。
之前看过一句话,说一个女生开始快速成长的征兆是什么呢?就是成为妈妈。和大多数的妈妈一样,从她成为妈妈那一刻起,十三姐从职业女性变成了职业妈妈。她说一旦女人落入了家庭,那以前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过眼云烟,她得重新开始找自己的定位。用十三姐的原话说:“无论前半生多么活色生香,落到家庭都是黄脸婆人设。”
到底什么叫中国妈妈?
这个问题感觉太庞大了,书里说:中国人遇到大事小事,脱口而出就是我的妈呀,这有点像那个oh my God。所以在中国,妈妈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具备了神一样的保佑,托举,辟邪的效果。书中又说,那中国妈妈具体是什么呢?现实点的回答说:等我洗完碗,再到家长群里打完卡,并给娃批改完默写完,以及改完甲方的修改方案和弄干净地上的猫毛,再来回答你。那消极一点的回答是:么么哒,无话可说。
我觉得好有意思呀,整本书充满了幽默感,总有一些金句,会让人看了会心一笑,然后拍着自己的大腿说,这就是我!
中国妈妈为什么了不起?这种了不起,来源于妈妈们所要面临的诸多挑战,所以练就了金刚不坏之心。那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呢?家庭,孩子,自己,就这三重。
那中国妈妈是怎么样平衡事业和家庭的?
其实每一个家庭都是需要两人的配合来完成的,你进我退,我退你进。如果男人能够对女人多一些理解,女人对男人多一点尊重,那可能就是非常和谐的家庭关系。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在我看来从来没有平衡,只有选择。当你接到一个临时出差任务,准备出发时,孩子突然急性阑尾炎,痛得地上直打滚,你怎么办?是去出差,还是送孩子去医院?这个时候没有办法平衡,只有选择。
当我看完《了不起的妈妈》这本书,我的思路突然不一样了,怎么平衡事业和家庭?我又得出了一个更进一步的答案,就是能用工作治愈生活,又能用生活治愈工作。
事业和家庭是可以达到彼此治愈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应该一生都保持学习的态度,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保持学习状态,是成年人的挡箭牌,是为人父母最后的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