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委🌹备文@IT·互联网想法

小型社会里的“硬通货”

2025-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百味123

文章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妈妈,这周我都不用在学校接水喝了!”豆包在放学路上说着。

“天气干燥,不喝水会上火的呀?”我试图说服豆包多喝水。

“我不是不喝水,只是不用自己接水了。这周我同桌负责帮我接水了,我用数学三积分雇佣他的。”豆包得意洋洋的说着。

“那你这三积分就能雇佣一个人帮忙接水一星期,可真够划算的!”我惊讶不已。

“可不是么,如果是豆豆接水一周,就得五积分。不过三积分也不是最便宜的,李孟接水一周只收两积分呢!”豆包解释着。

“都说职场内卷严重,没想到你们班里就连接水这活儿的竞争都如此激烈,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既然两个积分就能雇佣人接水一周了。可你为啥不让李孟接水呢?李孟最便宜啊!”我好奇心已经被激发出来了。

“李孟太邋遢了,总是喜欢抠鼻子,我宁愿自己接水喝,也不会雇佣他的!”豆包一脸嫌弃的表情。

“哦,原来是因为服务质量不行,被取消了竞标资格!”我小声嘀咕了一下。

对话中提到的“积分”,是数学老师在小朋友的积分小本上盖的印章,每个印章代表一积分。

积分获取途径还是很多的。作业保质保量完成,题目全对且书写工整得到优+,可以兑换积分。班级内划分了六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上课表现积极,回答问题正确全面,也可为小组加分。个人学习成绩提高,达到老师预定目标也可以得到积分。担任班级内的职务,例如:盖章员,可以为老师分担有关积分加减的事务。是可以获得“工资”的,也是以积分形式兑现的。据我了解,目前就只有这么多。

为啥孩子们对这个积分如此看重呢?这就得好好说道一下了。

积分用途一:每周惯例,持有积分,可参与每周四下午的抽签活动。签的种类繁多,各种天马行空,却能直击学生的心趴。连我都不得不感叹一句,实在是手段高明!孩子们若是孙悟空,老师绝对是如来佛祖,任孙悟空如何折腾,都逃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

签的种类,我只知道一部分,也都是豆包平日里,给我透漏的口风。有作业减半签,积分全收签,同甘签,催眠签,选择同桌签等。

签的用法就有趣多了,比如,积分全收签,老师每节课都会根据课堂表现对学生的积分进行赏罚,表现不佳的同学,会扣除相应积分。有时候一节课下来,总数能扣除四五十个积分,这可是相当多了。你有了积分全收签,就可以得到本节课所有被罚除的积分。你以为使用“积分全收签”,就可以稳稳的拿到所有积分?不,太天真了。

还记得上次,豆包得到一个“积分全收签”,开心的把那节课被罚的48积分全数收入囊中。在豆包获得了大丰收的同时,就有同学羡慕眼热了。立马有人拿出“同甘签”,要平分这份收获。豆包马上拿出催眠签,催眠了同桌,独享了这48积分。

这场景像极了孙悟空降妖除魔救师父,妖怪手中总有层出不凡的法器,想过关,得先过过招才行!

是不是很有趣?就连我都想参与进去了!

不止如此,老师会不定时组织“拍卖会”,拍卖品就是那些讲桌上无人认领的学习用品,长期堆放在讲桌上,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老师时常趁着下课前的几分钟空余时间,拍卖一部分文具,积分高者可得。这时候手握积分的孩子们就是“大款”了,所有喜欢的“拍卖品”都可以光明正大的收入囊中。

除了拍卖会可以用积分外,平日里如果犯错了,还可以用积分和老师谈条件,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对于那种经常犯小错的孩子来说,简直就可以说是“免死金牌”了。

以上这些使用积分的场景中,过程都是有老师参与,算是“官方”举办的活动性质,具体的活动实施细则,还得交由“官方”解释。简单说就是有纠纷,老师说了算。

既然积分在班级里如此重要,自然备受孩子们看重。就这样“积分”成为了班级内部的“硬通货”,同学之间,凡事都可以用积分商量。

“我看上你的笔了,卖给我吧,要几个积分?”

“正好,我也看上你的便签本了,但是你的便签本不如我的笔值钱,想交换我的笔,你用你的便签本加两个积分和我换才行!”

“成交”!

这些对话,是班级里经常出现的。以至于孩子们的铅笔盒里,常常会出现新的文具,而家长却不知。孩子们,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易中,获得了自己的“心头好”。

“喜新厌旧”是孩子们的特性,用积分换来的文具,不喜欢了,同样可以以“积分兑换”的形式兑换出去。就这样文具的流通很快,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每个人都从交易中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感。也为单调乏味的校园生活,增加了一丝趣味。

对此,我是乐见其成的。孩子在交易过程中的纠纷,都需要依靠自己去协商解决,例如:雇佣过程中积分交付的时间节点的选择,是在雇佣过程中的哪个阶段?都需要依靠自己做风险评估等,经历此类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正是孩子历练和提升的机会。

当然也不乏一些传统保守派的家长,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积分交易会导致玩物丧志,谁对谁错?管他呢!存在即合理。

世间事物不都是这样的吗?正是因为不同,所以才构造出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校园生活本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实践场,能在游戏规则允许的前提下,让自己过的更舒服,更开心!何乐不为呢?这不也正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所追求的方向吗?

或者我们可以从故事中,得到一些有关育儿方式的启发。例如:适当奖励,正向鼓励,给予孩子平等对话的权利,有功可奖,有过可罚,赏罚分明。愿所有的父母和子女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探索出最适合自己家庭成员的育儿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