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心学修证读书

我读《传习录》28-道只有一个,为什么各家的说法却不一样

2019-02-20  本文已影响10人  心源心读

文/罗文念

问:“道一而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求之亦有要乎”?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着。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鄎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旦古一旦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又曰:“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传习录》

我读《传习录》28-道只有一个,为什么各家的说法却不一样

  陆澄问王阳明先生:“道只有一个。但古圣先贤们在论道的时候却往往各不相同,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呢,其中的关键在哪里?”王阳明先生回答说(大意):“大道无形无相,要准确的表达有一定的难度,不要着语言文字的相,要多在心体上下功夫。”

为什么道只有一个,而关于道的说法却有好多种呢?

一是表达的困难,没法直接言说,只能用种种比喻来表示。用比喻或象征来表达对道的认知,会因为自身的某些局限而表现出不同。同样是汤圆,不同的人在描述的时候往往就会不一样。普通人也许会说,有一种东西圆圆的,用糯米粉做成,里面还包着糖和芝麻类的东西,放到开水里煮几分钟,捞起来就可以吃了。但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他没法这么讲,他只能用动作来比划,比划半天,没吃过汤圆的人还是很难明白。所以,禅宗有时候在描述道的时候就用“这个”或“那个”来代替。

二是道无处不在,切入的角度不同,所描述的境界就会有差异。同样是讲道,有人从道的体上讲,也有人从道的相上讲,还有人从道的用上讲。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凡是能讲出来的都跟道相关但却不是道。因为道是整体性的存在,一旦落入知见,即是第二重的存在。第二重的存在是整体性存在在人类意识层面的投射,并非实有,但也不能说没有,它是一种虚幻性的存在。就像在梦里开心的吃黄瓜,黄瓜在梦里是真实的存在,在现实里是虚幻的存在。

我读《传习录》28-道只有一个,为什么各家的说法却不一样

三是个体的悟性不一样,所理解的道也不同。讲同一个道,不同的人听有不同的理解。没开悟的人难免都带着有色眼镜,每个人的眼镜各不相同,所看到的世界就会不一样。这个有色眼镜就是每个人从出生到成人所形成的认知模型。一样东西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的在记忆的仓库里搜寻类似的信息,然后根据现实的情景迅速下一个结论,再根据这个结论来决定要做出什么反应。因为人的知识和阅历是有限的,所构成的认知模型就很局限,很难看到事物的整体。好比盲人摸象,摸到耳朵的便说大象长得像扇子,摸到鼻子的就说大象长得像草绳,摸到大腿的就说大象长得像柱子。他们每个人说的都没有错,站在自己的立场也一定对,但却不是大象的真实面目。

道既是平凡的,也是玄妙的。之所以平凡是因为道无处不在,之所以玄妙是因为人自我设限。人要入道,必须在心地上下功夫,放下所有限制性的观念和知见,去掉一叶,便见大山。

我读《传习录》28-道只有一个,为什么各家的说法却不一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