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界限(1)
这个词对于我们内向的人来说,像心中的一根刺。每次谈起来,不免有些伤痛,因为有太多这样的情景,因为不知道怎么反驳回去,或者不知道怎么面对冲突,导致这个怂怂的自己,只能自我攻击。
不过还是准备把这根刺拿出来聊一聊,因为面对界限需要勇气和智慧。
在中国,讲人情,像是一种本土文化。于是经常会出现:夹菜、催婚、尊老、爱幼、劝说等情况。
这里主要说下爱幼和劝说。
儿子今年两岁,出门有个奶奶就很喜欢他,摸摸他的脸蛋,“哎呦,这个男娃娃可爱的。”结果儿子很生气,转过头,还把奶奶摸他的脸擦了下。我有点尴尬:奶奶就是喜欢你。
其实这就是爱幼中常出现的越界现象,有些大人不经孩子的允许,打着喜欢的旗号,就忽然把孩子抱起来或者捏捏脸蛋。如果孩子表示拒绝,父母其实也不用尴尬,这是孩子在捍卫边界。
还有就是劝说。亲朋好友在一起,当你聊了个辞职的话题,大家立刻热心的劝说:辞职,别辞职,现在工作多难找啊,先干着再说嘛。听起来这话也没有错,关键人家为什么辞职你知道吗?人家讲述这件事是需要建议吗?
这些其实都是明面上的,还有一类隐形越界,就是把反越界演变成越界。
之前我总是会因为和老公说话,他回应我态度不好而生气。他给出的原因就是他在看电子书,刚进入状态。我并不能理解,回应下而已么,至于生气嘛。
后来我发现,有时候妈妈在我耳边喋喋不休的时候,我也会感觉厌烦,因为当时在忙自己的事情。而她最后责怪我不理她,弄的我有点内疚。
这是感同身受后的感悟。
当我妈越了我的界,我不好意思直接打断她,于是用了不耐烦的攻击方式反越界,其实我也越界了。而面对我的越界,我妈又用了她的受害者的方式反越界。同样的模式,在我和老公之间重演。
总结下,不正确反越界的方式有三种:1、攻击,2、受害者心理,3、自我攻击。
最后以安心《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书中的一句话结尾:不去侵犯,也不被侵犯,这是心灵的纯真,也是灵魂的智慧。不侵犯,需要放下操控与恐惧;不被侵犯,需要内在的力量。而智慧,就是从根本上接受彼此是独立的个体,去掉骨子力的依赖性,就有可能做到既尊重别人,又能为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