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可能还创造了一种字体,叫“侠体”
时不时地还是要用笔和纸来诠释文章,创作文章,单纯的用手机或者电脑用来码文章,字体千篇一律,要知道每个人的不管字体好坏都有自己的审美,都属于个人的艺术,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字体,加上这种视觉呈现,那每个人所能呈现出的文字,文笔也会更丰富。
——蓝白红黄
拍于“常家庄园”:这位南唐后主生前极爱美女,所以书法飘逸。(拍于“常家庄园”:这位南唐后主生前极爱美女,所以书法飘逸灵秀,当时我就突然不想练书法,而是想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极具有个人风格的笔体,字体。)
我还是喜欢用笔写写字,绝不是因为什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只是因为能呈现出我自己笔下的世界,电脑上字体有几百种,几千种,这都不是自己,但是每个人的字体都是独一无二的,看他的字就是能看出他的一些内心世界。
最近总在写作,想有点自己的作品,不断的创作,一有想法就用便签立马记录下来,各种胡思乱想,奇思妙想,与此同时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这种文本编辑器可以不断的删减修改,就导致错误率非常高,会越来越不细心。
然而码字久了,再执笔写字,用笔亲手写一篇文章出来你再试试看,好难,要想整片文章行云流水,篇幅整洁,并且是不允许有错别字的,是不允许有那样的这样的横线出现的,先不用着急去试,去写,就想一下就会觉得有点无法完成。
尤其强大的是复制粘贴功能,随时根据上下文逻辑更改段落顺序,这是执笔写作无法做到的。
蓝白红黄的字,虽不好看,但这篇字就是我的风格。《幻乐之城》、《一本好书》、《见字如面》、《我就是演员》等这类即时类综艺节目是不允许出错误的,极其考验演员们的完成能力,它不像娱乐类的综艺节目,如《快乐大本营》、《奔跑吧》等,这些都是后期剪辑出来的,即便有些错误,他们也能巧妙化解。
这就好比一个用笔写文章,一个用输入法码文章,然而用笔写文章是非常考验作者的一气呵成能力,专注能力,完成能力,因为不容出错,一出错就得全篇重来。
肯定有人会问:有这样的科技成果我们为啥不用,它既能节省时间,还可提高效率,不追随时代的脚步,却要倒退回去用笔呢?
我明白,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当然要跟着主流走,有这样方便的工具在,我当然要用,包括我这篇文章我也用的是编辑器,我不反对用手机或电脑码字,那我只是说每个人的字体都有特点,跟自己的过去,习惯,内心想法是离不开的。
比如,有人写字就小,因为他可能对自己字体不够自信;有人写的大,他可能想让别人看见他的字体能够赞扬自己,毕竟字体也是名片的一种表现方式;有的人写的大还丑,可能就是表面上我不在乎写的字丑,但看到好看的字体他还是忍不住多看两眼;有的人写的小而工整,可能就是内心不太张扬,往往长相秀气等。
我不太喜欢手机的默认字体,经常去字体商城里面去找,总是不合心意,我感觉字体都太官方,缺乏一种灵气,我现在特别希望能有一款App,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创作字体,甚至根据心情来创作。
按照当时的心情,想表示一种豪气。写了好几副,都没拍,只剩这最丑的一张。此刻心中《天空八部》,字体固然恢弘大气;
如此刻心中《笑傲江湖》,字体固然侠气干云;
那如果心中《神雕侠侣》,字体固然飘逸潇洒;
倘若心有《鹿鼎记》,字体固然如美女般钟灵娟秀。
所以金庸老先生可能创造了一种字体叫“侠体”。
其实身边每个人的字体都是其经历的结晶,所以我们要学会去欣赏,去借鉴,来找到自己的一套字体,只要自己写的字能表达出想表达的东西,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那份意境,那份美,就是好的,那就是自己的,有些东西就会在自己的内心活了起来。
我一直在试图发现生活中的美,可能我还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我不缺去发现美的意愿。
我不敢用“书法”这两个字,因为这两个字的出现会有一种敬畏之心,一些距离感,所以我全文都在说字体,可能写到最后,小有所成时会变成“书法”。
关于字体:
我们一开始如果用纸笔来写文章可能早就放弃了,错误率太高,段落想换顺序必须重写,相比于手机来说,时间成本可能更多,然而手机不一样,错了可以改,顺序乱了可复制粘贴,时间成本会少很多。
但是由于默认字体的普遍性,无法体现出一种视觉上的美,回忆一下朋友圈小朋友的作文,总能使我们开怀大笑,但不得不承认那稚嫩的字体确实是非常好的配角。
同样的一篇文章,如果用纸笔的方式呈现,会给内容增加更多丰富性,趣味性。
实拍于四川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