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婴儿呱呱落地,唯一区别是健康与否。渐行渐远,构成芸芸众生。
像那种出生时候,满堂红光,天降祥瑞,是传说,更是胡扯。
至于一个人成就(不是成功,成功这玩意无法定义)能有多大,是遗传因素,还是后天教育。这个命题很大,早在孟德尔遗传学风行的那些年头,有很多大学和社会科研机构就开始着手研究这事。百年过去了,此事还是个未知定论。每隔十年,都会有一份很权威的调查报告会在《Nature》翻译过来叫《自然》,这份当今世界上最高学术权威的学术期刊上公布跟踪数据和近十年的研究发现。我记得上一次看得报告是2014年的,今年应该会有新的结论。
上次的结论我记忆犹新。习惯是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决定因素。
乍看起来好像和遗传没啥关系。是后天教育起决定作用。
当我一个个单词术语扣完,无论什么在线翻译,百度直译等等各种收费的和免费的东西用过之后,才发现自己差点成了标题党。
一百年前,这个研究机构在世界范围内随机抽样的一千个人。肯定也有咱们国家的。当时这些人的年龄是十周岁。
我想过这事,100年前,1914年,民国已经成了,清政府早已退位。当时中国还处于北洋政府当道,全国军阀混战的年代。在我国取样的这些十岁的小家伙是些什么人呢?
很可惜,人家实验样本绝对机密。这些就不得而知了。
然后开始跟踪调查这些人的成长。中间肯定有夭折的,自然也有子孙满堂的。这个样本数据到了现在怕是个近天文的数字了。
每年对这些人进行统计: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组成什么样的家庭,做了什么事。他们的亲戚朋友会怎么样,他们后代会怎么样。接着又为他们的后代重新立档开始统计。
当然人家研究的方法肯定很科学。我只能从我看到报告里知道他们已经做了什么。
这样的研究结论我是信服的。
于是2014年的结论是:习惯是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决定因素。我暗自高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可是等我扣完了整篇论文,才发现习惯这东西也是个遗传。
后天教育可以帮你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个人习惯需要长期积累。从小就有优秀习惯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习惯越来越优秀;没有优良习惯的人即便认识到了,却很难培养一个不自觉的优秀习惯。
读完之后,如雷轰顶。这辈子没个好祖宗,算是白瞎了。
幸好结论还有一句话。随着知识获取方式成线性增长,习惯的决定性已经发生变化。未来十年,也许会有新的决定因素出现。
于是我就等今年的这份研究报告出来。印象中这份报告会在诺奖公布前发布,那应该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