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亚游记
2024-09-11 本文已影响0人
夕窗
营独居生活,每天黄昏前后开始短暂的城市漫步。随便选一个目的地出发,跟着导航向那边去。时常走错路,就会迷失在一个布满走廊、雕塑、艺术海报和不同种族行人的陌生城市里。每一个建筑都有它的迷人之处,而每一个拱顶和廊道的造型和光影也各有千秋,透过砖石向行人投掷拒绝遗忘的回瞥(易被忽略但却不会真正失落),这样的风景怎么可能看厌。目的地逐渐被放开,我随着兴致随意走进路旁的超市、入店或拐入某个公园里,常能邂逅惊喜的细节。不怎么说话,只同店员做些简短的浅交流,但即便在三言两语中,她们的友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自信的向外投射,给人一种很亮眼的舒适感。由于人种的混杂(可能肇始于一个世纪前的移民浪潮),很少令人感到白种人的自矜,更多是开放和接纳的。初到时曾生起一种奇怪的感觉,穿行在语言不通的外国人之间,隐隐怀疑自己与她们是否同一物种。这种陌异感同时混杂着一种交流的渴望,虽然在几天以来的浅交流中触其皮毛,但仍然无法满足对他者的好奇并消除疑虑。但奇怪的是,出于不得不通过交流来获取信息的紧迫感,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反而会更大胆、频繁地向人打听。乱入的博物馆美妙绝伦,令人欣慰,而其中的服务人员多是温文尔雅的老人,这当然与欧洲普遍的老龄化有关,却也放出一种终生学习的魅力。书店是随处可见的,但由于捉襟见肘的意大利语水平,往往只能望洋兴叹了,如此丰厚的资料,不真正去触及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