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塌塌的自我

2021-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2021-02-25

受困于一些烦躁的感觉,说不清、理还乱。然后,有了合适的倾诉对象,就畅快地去倾吐垃圾情绪了。

被武志红分析郑爽的一个关键词触动——软塌塌的自我。

我觉得我也如是。动不动就崩溃、觉察到丁点的危险就退缩,情绪如同狂风席卷的海浪,起起伏伏,真累啊!

我仔细体会那种“软塌塌”的感觉:没有力气,对什么都缺乏兴趣,制定好的计划如同摆设,困倦……  OK,让我软一会儿、塌一会儿吧。

谈到“期待”,好像我在要求自己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微信里和助理说取消这次预约,她一句“下次早一点告诉我”,就让我感到忐忑,我耽误事儿了吗?我给她造成困扰了吗?那我看看有没有办法能正常进行吧。一问,就有了解决办法,告诉了她,还期待着她对此满意,她发来几个表情包,表示惊讶、汗,哎,到底要我怎么做嘛!打了个哈哈,说女人就是这么善变。

事儿是小事,值得反思的是我做决定的模式。我做了一个决定,接收到对方的反馈,我对这个反馈的理解是对我不满,这是我对他人信息的解读方式。于是我转而去想办法想满足对方的“期待”,想让她满意,当然在这件事里,我自己也希望这件事能正常进行。

观察别的事情,即便我对某个人的某个行为(甚至是冒犯)非常不满,内心是很愤怒的,但如果我忍耐一下就能满足对方,我也会这么做,甚至到了一种无底线的程度。为什么这样?或许因为我习惯了满足别人的期待,忽视自己的感受,我把自己放在次要位置。为了维系一段关系。为了不至于孤身一人。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在关系里时间久了会很累,就需要逃离,拉开距离,有一个空间。矛盾就出现了。既需要空间,又怕孤独,人就卡住了。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在家睡午觉,其他人也都在,等我醒来发现屋里就我一个人,房门也打不开,被从外面锁上了,那扇大木门一关,客厅很黑,我很害怕,很生气她们出去时为什么要给我锁门,不锁的话我至少可以到院子里去呆着。等待的过程很煎熬,记得小时候怕鬼,因着我的这些想象,那个空间又恐怖了几分。

现在我已经不怕鬼了,甚至开始试着忍受虫子,越怕什么越和什么呆在一起。还是怕孤单,恰好最近也和孤单呆在一起。我需要的不是克服这个问题,而是看看它是如何影响我的,然后去拥抱它。当没有人陪伴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情绪,什么渴望,这些又是因何而生。

抱着女儿,想象着那个软塌塌的一团东西从此有了一根骨头,是爱,是责任赋予它的。支撑着我起身,去做些什么,一点点地找回自己。

Anything is possible.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