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注《随园诗话》(1118)
【原书卷十二·七〇】
刘悔庵有句云:“石交惟旧砚,火伴是寒炉。”陈古渔《吊六朝松》云:“剧怜儿辈不及见,真似古人难再生。”俱有东坡风味。
刘悔庵,即刘曾(生卒年不详),字悔庵。清代诗人。据《随园诗话·卷十三·二》载:“金陵刘春池,名芳,织造府计吏也。……其子曾,字悔庵,亦好吟诗,不省家事,人目为痴。然得一二句,便写示余。”
石交,音shí jiāo,意思是交谊坚固的朋友。《史记·苏秦列传》:“大王诚能听臣计,即归燕之十城。燕无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己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谓弃仇讎而得石交者也。”《三国志·蜀志·杨洪传》:“石交之道,举讐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宋·黄庭坚《和邢惇夫秋怀》之七:“万里投谏书,石交化豺虎。”
火伴,音huǒ bàn,意思是同伍的士兵。北魏时,军中以十人为火,火长一人管炊事,共灶炊食,故称同火者为火伴。现在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写作伙伴。《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唐·元稹《估客乐》诗:“出门求火伴,入门辞父兄。”按:“火”与“伙”并不是通假字,因为两者的意思属于引申,并不完全相同。
陈古渔,即陈毅(生卒年不详),字直方,号古渔,是雍正、乾隆间南京一位著名的布衣诗人。工诗善文,勤于著述。
六朝松,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西北角的一株桧柏,是1500多年前的六朝遗物,故名。据考证,六朝松的所在距离“古堞烟埋宫井树,陈主吴姬堕泉处”的胭脂井不远,六朝时是宫廷的中心区。相传,梁武帝亲手将此树植于宫苑之中,隋军灭陈之后将建康城邑宫苑全部平毁,而此树却自兵火中幸存。明朝国子监建在这株六朝松所在的南朝宫苑旧址上。民国初年,在明国子监旧址上又建立起两江师范学堂,成为后来国立中央大学的滥觞。因此,这株六朝松成为南朝文脉流传千年、历丧乱而不息的象征。
东坡,即北宋大家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