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湿地日
今天是2024年2月2日,很多地方迎来了小年节日,而我对于小年没有特别的感觉,唯感叹时光流逝,逝者如斯夫,因为年越来越近了……但亲爱的朋友,今天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也就是今天我们迎来了2024年第28个世界湿地日。
关于湿地,你了解多少呢?口口声声说热爱大自然,当问起什么是湿地?我却一脸茫然……我感觉好汗颜啊,我竟然回答不出来!
今天有幸参加关于湿地的科普活动,所以今天带着孩子走进了科普馆,对于它又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让我分享关于湿地的相关知识吧!
(一)何为湿地?
湿地是天然或人工形成的长久或临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水域。按照这个定义,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的区域,如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及湖滩、河流、泛洪平原、水深浅于6米的海岸带等均属于湿地范畴。《湿地公约》中所划分的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根据湿地的水文、基质、地理位置分布以及形成方式等方面的特征,中国的湿地可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5大主要类型。
(二)湿地作用
(1)维持生物多样性
湿地生物多样性包括湿地中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和它们与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为众多的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场所,在物种保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防洪固岸
湿地是巨大的蓄水库,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减缓或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湿地植被可以抵御和消减海浪、台风和风暴对海岸的冲击,防止岸线侵蚀。同时,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和稳定堤岸。
(3)碳汇功能
湿地在植物生长以及淤积成陆地等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由于湿地环境中微生物活动弱,土壤释放二氧化碳缓慢,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了固碳的作用。
(4)净水功能
湿地具有“地球之肾”之称,能够将水体的污染物藉由植物吸收、土壤孔隙吸附或细菌分解,让污染物沉淀于湿地的底部,改善附近水体的水质。
(5)其他功能
湿地亦有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保护海岸并防止海水入侵、保存生物种源库、科学研究、休闲游憩等多样之功能。
(三)中国湿地 世界翘楚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及文化等需求,不仅在神州大地上将大美湿地的锦绣画卷越绘越长,也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利用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湿地总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全国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站在湿地保护的国际最前沿,作为世界湿地保护的“领头雁”,全球湿地保护事业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和重要推动者,中国必将步履不停、行动不止。目前我国国家重要湿地目前有58处,具体城市就不一一列举了,很荣幸我们所在的福建省也是其中之一。
除了科普湿地相关知识,我们还带孩子们去户外认识植物、鸟类、昆虫、爬行动物等等。让孩子们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认识到大自然是我们永恒的老师,要向自然万物学习,以自然万物共生共长,同欢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