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第九章》(村上春树)

2022-08-15  本文已影响0人  句町丁

【阅读时间】2022年8月15日

【国别】日本

【类型】随笔集

【作者】村上春树。

【主要内容】

本章为第九章,题目是“该让什么样的人物登场?”,作者的意图是讲述如何塑造小说中的人物。与一般写作者推崇的预设人物不同,村上春树说他小说中的人物完全是被小说情节推动出场的,也就是说在创作一部小说前,哪些人物出场,这些人物会有什么样的性格,作者自己完全不知道。作者非常享受这种人物推出方式,每当开始写作一部新小说,他都会兴奋地想:这一次又会和哪些人物相遇呢?

至于是采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创作小说,村上春树说他早期的长篇小说一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直到二十年左右,发现使用第一人称写小说,故事叙述安排越来越受局限,越来越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激情,小说技巧似乎已经穷尽,在换了第三人称后,写作技能似乎又有所成长,创作之路似乎又宽了。因此,作者后来的小说多数都使用了第三人称创作。

作者还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他开始小说创作初期,小说中有很多类似“路人甲”的无名人物,给小说人物起名字他感到吃力,后来,随着小说篇幅越写越长,出场人物越来越多,再使用“路人甲”之类容易给小说情节造成混乱,因此,他克服了给小说人物起名“恐惧”,到后来,再给小说人物起名,哪怕是一个出场时间很短的小角色,村上春树命名时都能做到信手拈来。

【我的感悟】

关于小说是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叙述,根据许多作家的经验介绍,使用第一人称写作,小说有亲切感、真实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共情,不知不觉会让读者产生代入感,人物心理描写更真实;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写作篇幅很大的小说,使用第一人称会给故事情节布局安排造成非常大的困难,人物关系叙述容易出现混乱,对小说作者的创作技能要求非常高。因此,中短篇小说尽可以使用第一人称,但长篇小说必然要使用第三人称。

【精彩片段】

1、多数情况下,我小说里登场的角色都是在故事发展中自然形成的。除了极少的例外,基本不会有事先决定 “我要写出个这样的角色来”的情况。

2、要写小说,总而言之就得阅读许多的书。同样的道理,要写人物,就得了解大量的人。我觉得这么说也全然无碍。

3、虽说是“了解”,但也不必彻底理解和通晓对方。只须瞟上一眼那人的外貌和言行特征就足够了。只不过无论是自己喜欢的人,还是不太喜欢的人,老实说甚至是讨厌的人,都要乐于观察,尽量不要挑肥拣瘦。

4、回头想想,我喜欢的小说,似乎以出现很多饶有趣味的配角的居多。

5、写小说时让我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只要愿意,自己可以变成任何一个人”。

6、而在单部作品中,第一人称具有的制约壁垒,往往会渐渐变成让写作者气闷憋屈的东西。

7、我想说的是,在某种意义上,小说家在创作小说的同时,自己的某些部分也被小说创作着。

8、总之,关于小说的登场人物,我要学习的东西看来还有许许多多。与此同时,从自己小说里出场的人物身上,我要学习的东西看来也有许多。今后我打算让形形色色的古怪奇妙、多姿多彩的角色在小说中登场亮相、生存下去。每当开始写新的小说,我总是十分兴奋地想:这下又能和什么样的人见面呢?(20220815)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