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骂刘同和张嘉佳了,人家不是写给你看的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知乎上看到黑刘同和张嘉佳的回答,比如“读一本烂书是什么体验?”下面就有很多。未经允许就不截图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翻翻。
我今天不是要为他俩辩解,也没什么好辩解的。喜欢与否本就是个人行为,无可厚非。
只想谈谈自己对这两位作家,以及这类被称之为“烂书”类书籍的看法。
先说张嘉佳吧。
初读《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在2015年秋天。
某天深夜,我毫无睡意,于是出去走走。
那段时间心情很差,总有想不完的心事和亟待解决的麻烦。一个人沿着人行道一边想着,一边走着,一边驱赶着蚊虫。街上已鲜有散步或跑步的人群,只有刚下班匆匆回家的上班族,和按着喇叭呼啸而过的私家车。
走着走着,渐渐觉得有些累了,便就近找了一处台阶坐下,歇歇脚。
坐了一会儿,觉得索然无趣,便掏出手机打开掌阅电子书,借此打发打发时间,排解排解烦恼。
随便逛了逛电子书城,偶然就看到了《从你》这本书。记得这本书在过去一年卖的很火,一度占据各大网上书城的榜首。作者也因此赚了将近2000万的版税,名列当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
我想,这应该是一本不错的书,否则作者也不会赚的钵满盆满。于是点了进去,一字一句慢慢细看。
说真的,故事真是太精彩太有趣了,不知不觉一口气看了十分之一。但也就只看到这里,因为后面就要收费了。
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书真特么太棒了,为什么我早没发现。
只读了十分之一显然无法满足我,但又不想花钱去买。只好先放一放,改天去图书馆找找,应该有。
后来确实去图书馆找了,也确实有,可惜被人借走了,而且此后数月一直都在借阅中,可见这本书当时有多火。
再后来因为一直都借不到,也就渐渐忘记了。
直到上个月,突然收到掌阅的消息提醒,有七八百阅饼要过期了。我觉得就这样任由过期有些可惜,于是去书城逛了逛,打算挑一本喜欢的书。
恰好这段时间用掌阅看的都是一些古典名著,比如《窦娥冤》《西厢记》之类的,都是公版免费读物,不需要阅饼。
逛着逛着,就又看到了这本书,可能是因为《摆渡人》的上映吧,这本书又被推送到首页。没做犹豫,直接买下了。
然而,戏剧性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跳过之前已经看过的十分之一,接着往后看。才读了十分之一,就读不下去了。感觉味道变了,仿佛换了一本书。我当时还自我安慰,这本来就是一本故事集,不可能每个故事都有趣,再读读看。于是又读了十分之一,这时痛苦与乏味就接踵而至了,简直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但我又不想就此放弃,毕竟这本书曾带给我很多美好与感动。就此放弃,总觉得有些可惜。于是咬咬牙,再试试。
当进度条走到43%的时候,我是真的一页都不想再读下去了。此刻的感觉变成了,这书真特么太烂了,为什么我要把大好时光浪费在这本烂书上呢?
你看我这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简直就像六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
你能说我是一个善变的人吗?别逗了,我又没学过变脸,哪有那技能。
我想造成这剧烈反差的原因,除了时间的积累,阅历的增多,还有环境与心境的改变。
所以我在开头插入了几段看似啰嗦的描写,也是想尽量还原当时的情景。
我相信没有当时情境的衬托,我应该也不会读的那么开心。
下面再谈谈刘同。
初读刘同的书,是在2013年,我当时正在乌鲁木齐找工作。
偶然有一天,我面试被拒,在回来的路上看到路口有个书摊,一辆平板车上摆满了盗版书籍,其中就有《谁的青春不迷茫》。我只是简单翻了几页,觉得还不错,就买下了,只要十元,不及一份拉条子(新疆拌面)的价钱。
那段时间,我是下定决心转行,不再从事任何与室内装修有关的工作。都说隔行如隔山,真是诚不我欺也。电话打了无数,面试几近麻木,然而却没找到一份满意的(应该说是没有一个对我满意的)。那段时间听到最多的就是“回去等通知”这五个字。
没有面试的时候,或是刚从某大楼垂头丧气地走出来却又不知道该去哪里的时候,我就走进南湖公园,找一棵四周无人的大树,盘腿坐下,掏出《谁》慢慢地读,细细地看。
那一刻,时间仿佛是静止的,空气是凝固的。灵魂像是脱离了肉体,独自飘游在三万公尺的云层之上。物我两忘,无事相扰。恍然一副“人在画中游,鱼在水中跃”之闲暇自在的舒畅感。
后来,在书店偶然遇到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以为应该会不错,于是兴高采烈地捧起来细读。好像只看了两篇,就再也看不下去了。
再后来,又在书店看了他的《向着光亮那方》。比上次好点,坚持看了四五篇,最终也同样看不下去了。
起先我很是不解,按道理说,作者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增多,写作的积累,文章应该越写越好才对。可是这接二连三的新书,完全让我察觉不出胜于第一本的地方。
后来渐渐想明白了。不光是刘同的年龄和阅历在增加,我也在改变。除了年龄和阅历,还有我前面提到的环境和心境。如今的情境,再也没法让我找棵大树坐下来捧着这类书籍,一读一整天了。
再说一件最近发生的事。
上个礼拜把《西厢记》翻出来看了看,也是一字一句看的。看完真想狠狠抽自己一个耳光,这么好的书为什么我到今天才读!
后来百度才知道,原来这本书里的某段被选入了高中课本,而我居然忘了。不是我上课的时候在睡觉,也不是节选的那一段不精彩,而是我当时根本没觉得故事精彩,所以也就没什么印象。
学这篇课文时,我才18岁,还是个懵懂无知不经世事的孩子,年龄与阅历都无法让我体会到这个故事的精彩与寓意。我想不光是我,当初跟我坐在一个教室大声诵读这篇课文的同学,懂的应该也不多。不信问问自己,当初有几个喜欢这篇课文的。
包括《项脊轩志》,当初也没觉得这篇课文有多精彩,可是如今当我再次读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被感动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学这两篇课文时,我才18岁,不懂其意,不觉其美;而如今再读之,我已28岁,已知其意,更觉其美。
所以你看,不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体会。
年龄没到,别瞎体会。
再说一件滑稽的事(看我多啰嗦)。
去年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安东尼的《陪你》,记忆中这是一本曾经大卖的书,于是翻开看了看。不夸张地说,真是咬着牙才勉强看了四分之一。合上书我就来气了,不是气作者,而是气自己。既然看了开头就已经知道不是我的菜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浪费时间呢!
也就上个月,我在某写作平台看到一篇这本书的摘抄,还给其起了个名不符实的标题,叫《美文摘抄》。真是“人有多大胆,‘脸’有多大产”。更不可思议的是,下面居然有几百个赞同和几十个喊着“感动”的评论。还真应了那句口号:感动无处不在。
在我看来这么烂的书,他们却大呼“感动”。是读者错了吗?不是;是我错了,我不该读不属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书。
十年后,这些喊着“感动”的初高中生,再翻开重读时,也许脸上的表情会和我今天一样。
但这并不妨碍其在他们这个阶段,被当做好书相互传阅。
就好比童话故事,你十岁的时候看得津津有味,别人会说“这孩子爱读书”;但是如果你三十岁了还再抱着啃,那我就无话可说了,除非这故事真的老少皆宜。
你说刘同和张嘉佳写的书烂,可是有人看的很开心啊;我说鲁迅和史铁生的书写的很棒,可有人却读不下去。
所以说,不管是新生代的写手,还是老一辈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都不是写给每一个人看的,而是写给特定的某一部分人看的。如果你不属于这一部分,没关系,还有另一部分。别走错就好。
就像郭敬明的书一样,我从来不去评价他的书到底是好是坏,因为我没看过。虽然我也翻过《小时代》,但也仅仅只是翻过,连十页都不到。我知道这不是一本为我写的书,看不下去我也没啥损失(硬着头皮看下去才是我的损失)。
世间好书这么多,还怕没好书读吗?
如果某本书真有那么烂,就不要再看了。何必损失了钱,浪费了时间,还惹自己一肚子气。
最后用某人在我某篇文章下的评论作为结尾:人家爱不爱管你什么事呢!
祝大家都能在书的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发现不曾察觉的精彩(这才是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