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源流雕塑解说

2018-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丁宏玉

在赤峰新城区,从玉龙国宾馆北门往西,一直通往新二中大门口的公路北侧,有一条带状人文景观带——蒙古源流雕塑园。

其中“搏克”、“套马”和“马头琴声”(自命名)等多组雕塑别具情趣,富有深意,令人感悟。我是蒙古族,久看不厌那达慕,我从成长成业的角度对几组雕塑的解读,受到若干蒙族、汉族朋友的认可,也成了我点拨提点亲友子女开心壮志、优化方法、鼓劲劝学的优质道具……

: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组雕塑——搏克。生于斯长于斯的蒙古族男人,平生必须掌握三项技艺:骑马、射箭、搏克(摔跤)。搏克之胜靠勇气、力量、技巧,三者缺一不可。你看,这组雕塑中有四部分组成:跃跃欲试的搏克手、拼力鏖战的勇士、公正判罚的裁者和气定神闲、德高望重的观者。雕塑的四部分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准备阶段、竞争阶段、成熟阶段、德望高峰阶段。只有充分经历了勇气、力量、技巧诸方面的千锤百炼,并做好了周密准备,才有资格进入竞争搏杀的战场;只有竞争场的获胜者,才有资格成为裁判;只有经历了充分准备、搏杀获胜、裁判无误诸阶段,才有资格成为德望老人,方有资格气定神闲地观览赛事。人生的每一阶段均不可逆,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年龄及德望的关系问题,万万不可空长年龄,而不长技能;万万不可空有老龄,却毫无德望。

:这是我们重点观赏的又一组雕塑——套马。套马是蒙古人生活中技术性极高的项目,非英雄男人和剽悍女人不可为也。在群马之中,只要套得住头马,便可控制马群,中止万马奔腾之势。而头马即是在冲锋及拐弯时领军之马。

你看,当英雄男人具备识别头马之眼力和驾驭坐骑之基本技术之后,能否套得住头马,取决于一系列一连串的动作链条,叫做套马六术。缺少一个动作,或一个动作不到位,则前功尽弃。

套马六术要领是:一是要稳得住神,一心一意做一件事;

二是要沉得下身,戒除浮躁,坐热马鞍子,坐热冷板凳;

三是要蹬得紧镫,借助外力资源条件;

四是要握得住紧杆,时刻不丟工具和责任;

五是要落得准套,平时以旗竿为练习目标,战时以头马为目标,甩套命中,撒手定砣;

六是要耐得起久,用耐力强意志力迫使头马屈服。

掌握套马之术的蒙古人,即使做任何大事难事,也不再惧怕。你掌握套马之术了吗?你想过一定要掌握和借鉴套马之术吗?

:这是我们要观赏的象征性很强的一组雕塑——马头琴声。虽说我叫它马头琴声,但我们不是立刻听到琴声,而是通过抚琴老人陶醉之态感受到琴声袅袅。你看老人沉醉的样子,盘腿端坐,侧颈闭目,浑然忘我,全然不知身外之世界,毫不理会耳边之喧嚣。只有心旷神怡的心境,才会有沉醉忘我的神情;只有经风见雨、一生无悔的拼搏,才会换来安然坐卧、抚琴弄声、颐养天年之幸福境界。有机会、有资格沉醉于自己抚奏的马头琴声,该是多么惬意啊!

每年高考前,游览观赏蒙古源流雕塑的亲友子女都有很多个,市区哪所高中的都有。报考之后,每个学生来看我时都说:“高考之前的这次游览观赏,不光让人吃了定心丸,还让人优化方法,增了劲头和激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