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菱
我小的时候,放学比较早,一般会背着一只草篰到地上砟羊草,割猪草。那时家家户户养羊,养猪,还有养兔子的。
农历七八月份,是小孩子最开心的季节 ,巴不得早点放学。一旦放学,我们就不会在家吃点心了,因为地上有很好吃的好东西等着你。我们通常是把书包往家里一丢,就直接背着草篰,提着镰刀,搭上几个小伴,就直奔有菱蔓塘的,或向有菱蔓滩的地方而去。

到了地上,见到菱蔓滩,我们先要看看附近有没有成年人,有没有看菱蔓滩的人。随后,再爬上高地看看,这儿有没有干农活的人。毕竟“偷”菱吃,也是不光彩的,难为情的。
一旦发现一个人也没有,才会小心翼翼地,找一个隐蔽的角落,把裤子和外衣一脱,往桑树杨树上一挂,就下水了。把菱蔓翻过来,采嫩点的菱先吃,边摘边吃,边东张西望,生怕被别人看见。吃得差不多了,才会把摘下的菱,放在草帽里;边翻菱蔓过把菱蔓头放好,看看够吃了,草帽摘满了,然后,再爬上岸,躲在阴凉的桑地里,慢慢享用菱角。一边吃,一边跟同伴说说笑笑。我们通常每次会“偷”一个草帽顶的菱,就可以把我们的小肚子填得鼓鼓的了。

我们这儿有一个俗语,鱼眼乌珠浅细细,小孩子偷菱不稀奇。摘菱时,水乡人有一个不成文规矩,摘菱吃可以,但千万不能把菱蔓头倒翻过来,一定要跟原来一样放好,这样才不会影响菱蔓的继续生长。
如果小孩们正在偷菱,被成年人看见也没有关系,只要你没有把菱蔓头翻得乱七八糟,一般没有什么大事。成年人见了,一般都会朝你笑笑,或者说,小心点,摘菱呢,别把菱蔓弄翻了,放放好。如果你拉菱蔓头往草篰里放,被人看见了,就不好了。如果把菱蔓拉断了,堆成堆了,没有整理好,就逃走了,有人见了,就会告诉你的长辈。不过小孩子出门“偷”几只菱吃吃,别人也不会计较的,长辈也不会指责的。
有时候,菱蔓头离河岸比较远,摘不到,够不着,天还有点冷,水也比较深的话。我们就会千万百计想办法,就地取材,用桑条皮或杨树皮,做一根“绳”子,绳稍上捆一块小砖头或比较重的树根,另一头抓在手里,然后把捆东西的一头 ,用力甩到菱蔓滩中,再慢慢用力,把菱蔓头拉到身边,再摘下菱角来。这种办法很累,常常会吃不饱,菱瘾头打不到。

吃了一顿嫩菱后,我们大家才会舒舒服服,哼着歌,吹着口哨,或者开心地唱着爷爷奶奶教的老山歌,分头去割草了。
这个季节,草比较好割,可是因为男小孩大多贪玩贪吃,往往不如女小孩割得多。
现在想想我们小时候真的好幸福,可以在水边随便采菱吃,明明是“偷”菱,却没有人会骂你,也没有说你,也算不上“偷”,真的很好笑,真的很有趣。
因为那时大的漾荡,大的水面,水浅的鱼塘都种着菱蔓,一片接着一片,一池接着一池,实在太多了。对水乡人来说,小孩摘几只菱吃吃,没关系,家家户户有小孩,一点不稀奇。
想想现在的小孩好可怜,没有我们小时候那么“野”,那么“放肆”,成天可以与同伴一起玩。现在的孩子放学迟,没有时间玩,平时也没有同伴,经常陪你到野外玩。
况且,现在在我们江南水乡农村,鱼塘承包,特种养殖了,己没有这么多的菱蔓塘了,也见不到那么大的菱蔓滩了,再也找不到可以“偷”吃菱角的世外桃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