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川藏之十九
站在业拉山垭口,我们就是”勇士“第十九章、飞翔在天路七十二拐
骑行川藏第十七站,邦达至八宿,全程97.26公里。
7月5日,还是十一人一起出发。出了邦达镇,就开始翻业拉山,坡不算长,只14公里,所以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更加的开阔,看到的东西也更加的壮观。公路环山而行,每步即景。远处的群峰完全连成一片,正好包围整个邦达所在的那一大块平原,邦达河穿流在其中,蜿蜒曲折,像碧绿的带子,让整个景色更加的完美。继续向前,远处出现一个雪山,不久又变成了两个,再走,就变成了4个,成片的雪山出现在眼前。14公里的坡上了两个多小时,9点到达业拉山垭口,海拔4658米。
从垭口下来转个弯就能看到著名的怒江七十二拐(也叫天路七十二拐)。这一拐就是50多公里,而且超过360度的弯道就有50多个。都说下坡容易上坡难,可在川藏线却是反的,上坡只要有体力就行,下坡考验的却是胆量,刹车技术操控,预测,思维的机敏,反映的准确和及吋,不差分秒,还有有力的手掌握力,以及及时检查刹车片是否发烫等等。总之在几十公里高速运行的单车上,你的生命就在你精准的判断和果断的操控间,这才叫剌激。七十二拐真的太美了,走过便此生无憾。
当你第一次看到七十二拐时,绝对会为此震叹,这不是景区,但和最美的景区相比,它一点不输。怒江七十二拐,看路名就知,绝对是盖世天险。西藏早年被形容为“乱石纵横,人马路绝”。怒江峡谷是世界第二大峡谷,一个怒字,已知吉凶难料。难怪路口竖立警告牌:“您将翻越怒江山急弯地区,注意安全!”或在下坡段几个急转弯处设立“此处死13人”等交通安全警示牌。当地人说,人一旦从高山掉落怒江,明天就轰隆隆将你从西藏冲到云南。其实这险峻壮丽的景色,非言语所能形容,只有当你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到它那种大地之美,人之伟大的震撼。
下了七十二拐,进入不毛之地,公路逆怒江而上,两侧山峰常有滾石落下,不身临其景,真不能理解为什么在中国有那么多的公路,唯独将川藏线称为天路。我觉得走过一趟川藏线,不敢再走第=趟,没有走过川藏线,必将遗憾终生(自驾游靠边)
七十二拐虽然会给骑行者带来速度的刺激和快感,但根据资料统计,它是川藏线上摔车高发区,达到了百分之二十的交通事故率。这段路风景并不很好,四周显得有点荒凉,好在每一个陡下坡处,都可以看到山底一个漂亮的村庄。灰色的山体之间突然出现一块绿色,感觉精美程度胜过觉巴村。可惜当时速度过快,来不及停下,好景色转瞬即逝。不久,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怒江大桥。桥的对岸是从一块巨石中挖隧通过的,更显得桥的险峻。桥长估计不过50米,但称之为大却一点不过分,因为它是两岸唯一通道,战略意义显著。所以大者有时并不看体积,而看作用和地位。桥两头各有一名武警战士把守,阻止行人在此拍照留念。天险之中的怒江大桥,真需要重兵把守,因为这桥要有个三长两短,对跨越怒江就太困难了。
过了大桥,沿着怒江并肩齐驱,该段景色基本可以和美国西部枪战片的背景相比拼,全一色的荒凉,甚至连一棵草都没见着,而且沿路有太多的滚石和塌方,处处潜伏危机,让人惊魂。我们就曾遇到一次塌方,幸好三人刚过来,在身后30米处就发生了一场较大塌方。看到此景,我只能说自己命大,三人激动地差点没抱头痛哭。就在这样枯燥和险恶的环境里,大概又骑了16公里,才走出怒江峡谷,再沿着冷曲河一路西行,继续上坡14公里,便到八宿。这一路段风景却越来越好,一直美到八宿县为止。
八宿,藏语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清雍正三年(1725年)划归西藏后,由拉萨功德林寺派人管理。清末改土归流时并入恩达县,民国初年后改设八宿宗。1951年成立宗解放委员会,1959年5月八宿宗改为八宿县,1964年1月县政府迁驻白马镇。现辖1区、1镇、14乡、125个村民委员会。2014年11月,昌都撤地设市,该县为昌都市辖县至今。
清晨,我们告别邦达准备出发 如果下暴雨,这儿可能就会塌坊 历史只能靠一块石碑来纪念了,我是否穿越过历史也只能靠它来证明了。 垭口左侧山顶这一排岩石长得像盆景,可是没能力上去一見真容了,只能借手机拉一张回来留念 怒江72拐,你是否要带我们飞翔 50公里放坡,敢不敢下?都来了还谈什么敢不敢,下,呵呵 从上往下看的天路72拐 下坡回头弯,那是对生命的考验,也是对性格的锤炼。 每个谷底都有座美丽的小村庄,尽是世外桃园 每个谷底都有座美丽的小村庄,尽是世外桃园 每个谷底都有座美丽的小村庄,尽是世外桃园 快了,马上就要到神密的怒江大桥了 今天运气好,守挢战士让我们拍张照立马走人,离别时我向他们敬礼以示感谢。 过桥后的路是这样的 过桥后的路是这样的 过桥后的路是这样的 这就像无边荒漠中的一叶绿洲 这样的山体,你让他怎么不塌坊,不滑坡 河道被抬升后的西藏大山,真是沧海桑田呀 前面黄尘滚滚,,几乎挡住了视线 72拐即将下到谷底 凶猛的怒江,正在突破重重阻碍,向南冲去 刚过了30米,身后就传来塌方的巨响声,好险呀 怒江,看不出来吧,别看他现在那么窄,他的流速却快的惊人 马上就要冲出怒江大峡谷了,终于可以松口气,悬着的心可以放下了,哈哈 八宿街景 我们入住的旅馆延伸阅读————
昂江扎西仁波切语录
不要对事物的现象妄加断论,因为原本世间就找不到事事的公平公正。不要将所有的评判置于言语间,因为因果自然会将一切照鉴。
不要总是指责别人,因为我们原来就不完美。不完美的我们又如何用不完美的心,诠释出完美的人和事呢?
要知道,一切有为法皆非究竟,而正因为诸多的缺憾造就了人类趋向更完美的追求。降伏自心吧,因为只有逐渐觉悟自心才能将我们生活中的人事自然趋入完美。
让我们放宽心,纳凡事,了凡尘。待万缘皆放下,三轮了空时,心的觉性自然能引领我们穿越一切执欲之苦乐!而我们那些欲乐与悲痛的历程在历经智度的洗礼后,都将化作美好的空灵在无垠虚空中如星光闪烁!
�————昂江扎西仁波切
昂江扎西,1986年6月生于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宗扎村,父亲沃觉丹巴,母亲阿尼诺布措毛。
4岁于阿德仁波切跟前剃度,后进入囊谦采久寺学习藏文、梵文,8岁随该寺院金刚上师桑秋仁钦尊者正式开始了3年零3个月的闲关。闭关期间,学修了一系列前行基础法,以及生圆次第的修法。13岁在巴麦寺佛学院闻思两年。
15岁至23岁的八年间,辗转于德格佐钦寺、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宗萨佛学院、亚青寺等多地求法闻思,先后依止了佐钦朱巴土登尼玛仁波切、色达晋美彭措、喇嘛阿秋、白玛格桑仁波切、西然朋措尊者、卡珠曲吉尼玛仁波切等诸多不同法脉的大德,接受了显密各法脉的传承、灌顶、窍诀及心要,从根本上继承了佛法不二圆融的精髓,并切实倡导不分宗派、平等圆融的理念。
23岁被阿秋喇嘛授任为堪布,后依照多位上师大德的嘱托,奔走于修哇桑秋寺、群可林寺、达科寺、扎西曲林寺、亚青寺、宁波慧日寺、五台山等寺院及地方,正式传播正法。弘法以来,广泛向信众传讲十善业,受其感化戒烟、戒酒、戒赌的信众不计其数。所到之处,大大促进了民众夫妻和睦,上敬下孝、家庭和谐、遵纪守法、互帮互助的祥和气氛,为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起了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现在,经常受邀于不同寺院及地方讲法交流。学术方面,经常在藏文刊物上发表诗歌及短文。2009年开始自学汉语。目前,不仅能娴熟地运用汉语讲经说法,而且还发表了《利美(无宗派)运用》、《细解念珠》等数十万字的中文文章,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现已完成汉藏著书9部。所有作品无不本着平等、慈悲、圆融的精神,积极倡导爱国爱教、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以及人类和谐。
自弘法以来,一直热衷于参与慈善事业,将所得善款全部用于慈善求助事业。2010年玉树地震后,他随即赶赴灾区,不仅个人献血多次,而且向灾民捐赠善款70余万元。2013年雅安地震,他同样赴灾区多次献血,并发放善款25万余元。这些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尽其所能地资助藏区贫困人群的生活,求助他们治病医疗。
为此, 经常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嘉奖,曾于建国60周年,受邀参加了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系列活动,得到了有关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先后在『世界慈善年会』等其它相关活动中,荣获『中国公益杰出人物』、『中国公益楷模』、『爱心慈善使者』,以及『十大慈善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备注:本段文字摘自网络互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