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的路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颗平常心

2018-06-29  本文已影响280人  曦_12b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颗平常心

淡定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是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稳定自己的心态不受外界的影响,不以一时的“得”而过分喜悦,也不因为一时的“失”而烦恼。万物自有它自己的规律;我们对待自己的未来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一种人生的最高境界,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说:“别人用一年做成的事我用两年,别人用五年做成的事我用十年,别人用十年做成的事我用二十年,实在不行了我就每天保持平和的心境,当他们离开这个人世的时候,我还愉快地活着。”

自古以来,生活难免充斥物欲,要不然范仲淹也不会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诗句。物质带给我们的快乐到底有多大?当看到别人富甲一方时,我们失去某些东西时,我们的心是否乱了?我们是不是以物喜了?我们有没有以己悲过?

在生活中,物质不是评定幸福与快乐的唯一准则,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淡定的心,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轻松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细细说来,“不以物喜”之“物”就是金钱、房子、车子、职位、权力,也就是名和利。“物”说白了,就是你的财富、你的成就、你认为值得炫耀的东西。

“不以物喜”不仅仅是指不为物质名利所累,还有一层含义,即得到的已经得到了,何必沾沾自喜,现在的财富和名利只是证明了过去的价值,在任何时候都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无论你曾经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就算是站在了辉煌的浪尖,依然要保持一颗淡定的心。千万要记住,我们的路还很长,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压在我们的前头,如果我们只会欣赏现在的“物”,那么我们就可能会失去更广阔、更美好的未来。

“不以己悲”,说的是人只要活着,在任何时候都别把自己不当回事,不要在看到自己的弱点或是失败的时候就轻易否定自己,让自己陷入沮丧的情绪中,这样也许就完全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心境,完全埋没了自己。

人的一生面临太多得失,所谓“得失”也许真的有得必有失,所谓“舍得”,也许真的先舍才有得!

其实,人生中的失去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化悲伤为力量。当你不如意时,就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吧,不要为那些不顺心的事而烦恼。让那些落寞的往事慢慢沉淀下去,我们才可以充分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和明媚。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我们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就而得意忘形,也不因一时的挫败而妄自菲薄,世间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大可一笑而过。

晋迨禅师酷爱种植兰花,视兰花为友。一日,晋迨禅师应邀出去讲经说法,行前让弟子好好照看兰花。

弟子知道禅师钟爱兰花,因此看护得十分仔细。然而越是仔细越是出错,在浇花时他不小心将兰花架子撞倒,瓦盆破碎,花叶零落。看着一地的残花烂泥,弟子吓坏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晚上,禅师回来,弟子报告了此事,以为禅师一定很生气,就请求师父惩罚自己。没想到晋迨禅师竟然平静地说:“你不是故意的,又晓得毁坏东同不是一件好事,以后会更小心做事,我还惩罚你做什么?我的确喜欢兰花,视兰花为友。但我种兰花的目的是为了香花供佛,美化禅院的大众心境,不是为了生气烦恼啊!”

禅师之所以如此淡定,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并没有将兰花视作自己毕生的牵挂(因为“牵挂”是丧失淡定心的“障碍”),因此,兰花的有无,并不影响他心中的悲喜。

世上的任何东西,无论我们认为美好还是丑陋,喜欢还是不喜欢,都是有生有灭,我们不应该让外在的事物或一时的情感改变内心的淡定。

o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