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五妯娌(二)
二嫂玉兰
我公公周惠泉先生育有五子而无一女,我婆婆常常打趣他:“你这个人啊,只娶得媳妇嫁不得女。”
周老先生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当过老师、校长、支书,是个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长者。命运待周老先生不薄,娶得如花美眷,育得优秀儿郎。
周老太太是刘干臣先生家的二小姐,唇红齿白,文雅端庄,秀外惠中,是名符其实的大家闺秀。五位公子个个英俊潇洒,德才兼备。家有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周家先后娶进四个才貌双全的儿媳妇,这是周老先生最引以为自豪的。(最小的除外)
最先娶妻的却不是大哥,二哥率先抱得美人归。那年,二哥二十岁,二嫂十九岁。二嫂有个美丽的名字,叫玉兰。人如其名,二嫂就像朵冰清玉洁的玉兰花,她用自己的芬芳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和欢乐。
二嫂读书不多,但她特别聪明,记忆力特别强。二哥是泥瓦匠,他手艺好,性格随和,七乡八里的人都愿意请二哥做事,本乡的工匠都希望能跟着二哥出去挣点钱,善良的二哥就带着自己的徒弟和乡人外出谋生了。
二哥回家时,总会把外面的见闻、趣事和工友们做工的情况说给二嫂听,二嫂听得津津有味。对于谁做了多少天工,做什么事情,谁缺了几天,因啥事耽搁了,二嫂都记得清清楚楚,是活的记工簿。工友们要对账,只要找二嫂,二嫂总能伶伶俐俐地说出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工友们对二嫂佩服得五体投地,尊敬地称她为“玉兰嫂”,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同二嫂商量。
二嫂性格沉稳,遇事不急不躁,说话不紧不慢,连走路都是不急不徐的,每一步都像是用尺子量过的。印象中,二嫂做什么都有条不紊,没见过她有慌乱的时候。
二嫂把偌大一个家料理得井井有条,照顾老人,抚养孩子,操持家务,上山种地,下田育禾,无所不能,任劳任怨。
每逢过年过节,在外工作、求学的弟兄子侄都回家了,一下子增加十几口人,二嫂从不嫌烦,吃喝玩乐住样样安排得妥妥帖帖。
二嫂为人大方,从不斤斤计较,弟兄妯娌子侄回来了,她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大家。一二十口人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天天大鱼大肉、擂茶、甜酒……从不吝啬。
弟兄们回去时,还要打发礼物,拖米每家一包,坛子菜每家一袋,自己酿的蜂蜜每家一瓶,红薯片每家一份,其它东西只要喜欢,可以随意拿走,还要塞给每个小孩一个红包。大家回梅城时,大包小包,每家塞满半个后备箱,场面十分壮观。
车子开动了,二嫂还站在路边不住地挥手,直到车子拐弯看不见。
每次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文中说:“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大家庭分崩离析,叔伯各立小家,人心隔离,作者内心悲苦。而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几十口人的大家庭,却其乐融融,我们何其有幸。
一个家庭和和美美,是父母最大的福分,也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福分。二嫂是我们家的太阳,温暖着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