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过不好这一生?
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我第一次谈,说明本人尚且年轻。看来,别人说我显年轻,是真的哦!
之前我写过一篇叫《读书改命,跑步续命》,既然我说到读书改命,那不是说读书就是能改变命运吗?是的,是能改,但是并不保证改好,是正相关,但是不是直接划等号。
老哥,你这是玩文字游戏是吧?
NoNoNo,真不是,客官且听我慢慢道来!
读书多少是相对的,生活好坏是相对的,在两个相对的东西中间划上绝对的等号,这不是看书多少的问题,是审题错误的问题。
先说读书这件事,读多少算多?往往自称读很多的人,更可能没读多少书;而通常读书越多的人,越觉得自己读得太少。
再有, 读了什么书?假如你一个厨师,读了很多网文小说,非但不提升你的厨艺,还可能太过沉迷而把菜烧糊了。但要是你读的都是如《厨神是怎样炼成的》一类的书,它就能帮助你。
还有,读书后干了什么?知道和做到之间隔着两万五千里呢!做做做,照着书中秘笈反复操练、操练反复,直到做到为止。
就算饭店老板没给大厨加薪,但是小伙伴们肯定觉得你做的菜越来越香了!而你只在意老板加没加薪,却对小伙伴们的评价不上心,那么你就觉得读书没鸟用。这就是价值观或者评价体系的问题了。
过得好与不好,看似犹如黑白一般分明,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泾渭分明,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厨艺精进是事实,你却不高兴,你不高兴是因为老板不加薪,你用后者否定了前者。如果你把这两者分开看,厨艺精进了你就该高兴,老板不加薪可以不高兴,所以正确结论是:啃《厨神秘笈》没白啃,操练没白操练;你该高兴的高兴,该不高兴的不高兴。
某一天,你很不高兴,把大勺一颠,却不炒菜了,把老板给炒了。另一家饭店老板让你试试手,你轻轻松松披挂上阵,精精致致一道小菜,就把老板馋哭了。老板给你先前工资两倍的薪水把你留下来,青春可人的服务员小妹一看到你眼睛就放光,其他颠勺的厨师看到你眼睛也放光,那时候你还会说读书没鸟用吗?
但是,如果你读书不够多,读了又不做,做又做不好,做得好了却又没有胆子勇闯天涯,那么只能自怨自艾——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过不好这一生?
命运既受主观影响,又受客观影响。读书有助你成功,但是不保证你成功,读书可能不能改变你的生活,但是能改变你对生活的看法(或认知)。
IMG_20210518_152229.jpg差临门一脚的读书人,古往今来也不知道有多少。报国无门,养家无能。更有甚者,因为读书而丢了身家性命者也不乏其人,戊戌六君子,我自横刀向天笑。更更有甚者不仅自己丢了卿卿命,还连带亲人丢了命,明朝读书人方孝孺被株连十族,连他的弟子都遭了殃。这些能说明读书无用吗?
退一万步讲,要是这些人不读书,他们就算憋屈死了冤死了,谁还能知道?你会说,这有个鸟用啊,毕竟不当饭吃的。但是还真不是这样,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光吃饱肚子就行,还得啃点精神食粮,古往今来的读书人都是抱薪取火人。从这一点上说,读书有时候并未能为自己谋半点好处,甚至招来厄运,但是读书人们留下的智慧就是人类文明之光的火种,后人从中受益。
我妈刚开始用手机的时候,打我电话如果我没接的话,她就会一直不停地拨打。因为听到语音“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打。”,她就有点着急,心里嘀咕:咋回事呢?电话打不通呢?不会有啥事吧?于是她就一再拨打我的电话。
我就告诉她,打不通是因为我没空接或者是没听到,不用再打,我会回她电话的。但是她还是这样做,一旦打不通,她就不放心,继续拨打。我又跟她说,电话只要打通了,我的手机上会显示的,等我方便的时候,我就会回她电话。最后说服她的可能都不是我的话,而是我几次回拨了她的电话。
问题就在于我妈理解不了这些抽象的概念,她只能理解感官之类的东西,如亲眼看到的和亲耳听到的亲自做过的等等。
一个人想要理解抽象的概念,往往需要从很多事情和现象中去提取共性,然后再对其总结和感受,这样才能将之理解。但是承载着抽象概念的事情和现象,往往都在人的感官范围以外,不能单纯地靠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就理解这复杂而庞大的抽象概念,如社会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摇滚朋克、精神家园、书香社区、和谐等等。
当一个人阅读的时候,那些宏大的,抽象的,无法被我们用五官感知到的概念才逐渐在头脑中清晰起来。这些概念一直无形地弥漫在我们身边,影响甚至支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我们不阅读,对这些仿佛背景音乐似的抽象概念就会认识不足,甚至完全意识不到其存在,自然也就无法将自己置于种种因果背景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人再想做出明智的选择就很难了。
一个人如果想要做出明智的选择,就要让自己置于清晰的因果背景之中,明确地了解自己的行为会在当下指向怎样的结果,但事实上,一个人在很多种情况下会被排除在因果背景之外进而犯错。
无知者无畏就是不能预先洞悉因果关系。无知者无为,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那么也就没有“为”的可能。
读书能帮助我们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随着能力提升,我们将面对更大的问题,这个不断晋级的过程使我们更接近充分而完整的人。生活从来都不只一面,痛苦和满足是交织在一起的。
读书并不能保障我们的命运,但是影响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本文首发公众号“古读”:5年亲子阅读,认真学习了数十本育儿书。作为一个长期阅读者,每年读书50+,300余本私人阅读书单,100多篇原创育儿分享,每月书单分享(文学、心理哲学、成长类),欢迎你和我一起读好书,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