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获得「过目不忘」的超能力,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如果获得「过目不忘」的超能力,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最近李松蔚心理学课提到遗忘的意义,再加上看完了《重启人生》,引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01
记忆力强的好处,是大家有共识的,所以市面上会有很多提升记忆力的课程,夸张的记忆比赛,是最强大脑里面必定会有的。
这就带来一个偏见——很多人天然觉得遗忘是一件坏事,容易忘事成为了一个“问题”。
“我忘了”前面经常会有的固定搭配是“不好意思”、“对不起”,我们在自己出现遗忘时,很容易自我评判。
而李松蔚说:事实是,遗忘跟记忆一样,是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产物。你想要正常生活,就需要有遗忘的功能。
换句话说:遗忘,是被轻视的一种能力。
简单地感受一下,如果你能记得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个月点过什么外卖、领导开会说的每一句话、你跟前任伴侣去过的每个地方……会不会是一种折磨?
如果真的所有事都过目不忘,折磨可能还不止这些。
02
我们很难自己创造过目不忘的体验,这时候影视作品就成为很好的思想实验工具了。
最近看《重启人生》就能强烈地感受到,如果带着所有记忆多次重启人生,你所背负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主角几乎每一次重启人生,都会增加一项“拯救任务”:阻止幼儿园老师跟同学爸爸发生婚外情、帮助自己很讨厌的老师避免被冤枉为地铁色狼、避免自己小时候的玩伴不知情地变成小三……
第一轮人生因为不知道,也就这么过去了,但是后来因为知道了,如果不去帮助他们,就会觉得心里怎么都过不去。
每一段挥之不去的记忆,都会成为一个包袱,让前行的路途变得更沉重。如果大脑没有进化出遗忘的机制,可能每天一睁眼,就已经被身上数之不尽的包袱压到动弹不得了。
03
过目不忘,还会导致你失去当下。
每当你想做一件事,本该死去的回忆就出来攻击你,让你没法聚焦在当下的事情上。
如果你看过《头脑特工队》,大概会感叹记忆系统的精妙,一个个带有情绪的记忆水晶球,被存放在巨大的记忆宫殿里,而一旦有类似的事件或情绪,某个记忆球就会被提取,在头脑里播放。
这个设定可不是脑洞,而是制作团队找到了大名鼎鼎的保罗·艾克曼以及其他科学家组建了电影顾问团,是研究情绪领域几十年的学识,刻画而成的真实大脑机制。
虽然它不可能还原完整的大脑机制,但就呈现出来的信息,就已经足够给我们带来启发了。
比如电影里有一个“废弃”的记忆水晶球池子,里面都是长期不被提取的,没那么重要的记忆,水晶球在里面时间久了,就会渐渐消失——这就是遗忘。
里面可能有一些是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有一些是曾经发生过的小糗事,也许在过去发生的时刻,它们有丰富的情绪情感,所以存放在了记忆宫殿里。但是因为此刻不再需要,它们就慢慢变得暗淡,或是消失,或是进入更深的潜意识当中。
想象一下,如果全部记忆都不会消失,每次出现一点点尴尬情绪,所有相关的记忆都轮番播放,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你明明只是需要面对小团队做一个汇报,但是上百个紧张、担心、尴尬的记忆都涌上来,这个汇报会变成什么样?
还好有遗忘,我们才能把注意力放在当下,不被死去的记忆无限地攻击。
04
过目不忘,还会让我们迷失在时间的漩涡里,迷失在现实和虚拟之间。
《西部世界》里面有这么一段剧情:
有一个AI正在觉醒的边缘,本来她每天的记忆是会被清除的,但是却突然能回忆起很多年前的事件,是她和女儿生活的片段。当这个记忆播放的时候,因为巨细无遗,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所有情绪和心理,以至于她已经分不清,究竟哪个时空才是现在,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
这种感觉,大概就像是你做了一个极其真实的梦,真实到你醒来的时候,都分不清自己究竟是醒着还是梦到自己醒了。
因为AI的记忆可以做到绝对精确,就像播放全息电影,这也就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就像“无间道”,本义就是不断重复人生中痛苦事件的地狱,所以电影无间道的经典台词是“三年又三年”。
如果每一个记忆都绝对精确,还能调动五感参与其中,那人可能就完全无法行动了,只能一直陷入记忆的漩涡。
这大概就是我们的大脑为什么会让记忆模糊化的重要原因。
05
当我们只看到一种特质、状态的坏处时,很容易对它有所评判。
而当我们启动逆向思维,去感受如果没有它会怎样时,往往会发现它存在的意义。
无论是遗忘,还是情绪,或是更多存在于我们身上的心理机制、大脑机制。
我们不需要刻意地追求它,它就会适时地出现,帮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再次感叹,我们内在的智慧,真是精妙且伟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