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在后面听课
在书评影评群里,我一般是第二天选个时间听头天的课,让自己从容点。
有些活动我是不会参加的:比如复盘,比如成语游戏……毕竟工作着时间有限,人老精力不行。只能选择性地去做。
我甚至想:我可能就是来潜水的。但我又想,它或许对我的教学有帮助。
昨天的活动还真让我眼前一亮,原来训练写作速度,还可以如此刺激。大家不是喜欢看视频吗?那就来试一下用文字表达视频中的内容。
也就一段3分多钟的短视频,要求在半个小时之内写出一千字的文字。这挑战可够狠的!我觉得应该用讯飞。
那些一心学写作的听课达人积极参与,群里接连发了几篇出来,也都还挺长的。也有字数不到的,也有超过时间的,但能写能挑战都勇气可嘉。
我欣赏了一下:先看文章思路,摸着写作门径的,会由画面联想自身,让字数多点;再看他们的文笔优劣及感悟的道理。
也发现一遍下来,有些人连视频中的人物身份都搞错了,如把新娘的爸爸看成是钢琴师,没有看出妈妈去世了等等。
我并不想去深入研究别人的文字。我只是想,如果我来写,怎么弄?我刚才看视频的时候,已经用上讯飞了,都是一些关键词,还没感悟呢。但要形成整篇文章,我还是喜欢敲打的感觉。这也注定我的速度会比别人慢,我喜欢以老人的节奏来安排自己。
那是一个豪华的婚宴大厅,主持人突然宣布:有请新娘的父亲讲话!
只见一位约摸50多岁头发灰白的男人起身走向钢琴,新郎讶异地问新娘:“岳父会弹钢琴吗?”新娘狐疑地摇摇头,她有着一张白而美的精致的脸,但眉头却皱着,眉毛似乎要连成了一条线。
父亲缓缓落座,手指有力地按在黑白分明的琴键上,几个音符出来之后,原来是新娘熟悉的曲子。这首曲子瞬间唤起了新娘的回忆。
从小到大,她都弹着这首曲子。在她弹这首曲子的时候,背后沙发上有看报的父亲。父亲时不时地抬头看一眼练琴的女儿,画面是那么的温馨。
在她小时候弹曲的时候,有妈妈的陪练。年轻貌美的妈妈似乎也会弹琴,她倾下身子,温柔地给女儿以指导:这里力道可以轻点。女儿仰着脸,幸福地看向自己的妈妈!
他们一家三口,生活是那么地温馨与幸福!照片是见证,时时流淌的亲情是见证!
可这对新娘来说,却是痛苦的回忆!她内心抗拒、呼喊:别弹了,快停下来。为什么会是这首曲子?
原来对新娘来说,亲爱的妈妈早已去世了。少了妈妈的家不再是个完整的家幸福的家。父亲哀伤萎靡,家里经常凌乱不堪。钢琴上也堆上了杂物,没有人弹琴。失去了欢声笑语、失去了琴音的家庭是寂静的沉闷的压抑的。父亲经常对着钢琴默立怀念。女儿也不是很能理解父亲,与父亲有了隔阂,嫌父亲差劲,最后也离家了。
父亲面对女儿的离去,醒悟了。人不能活在过去里,不能永远活在哀伤中。他试着从家里走出来,从阴影里走出来,走向琴房。他成了琴房的一名学生,弹着女儿过去弹着的曲子。钢琴旁是他那美丽妻子的遗像。他望向她,似乎在说:我要弹琴,我要找回自己的生活。
婚礼上的女儿听着听着,突然泪流满面。在熟悉的动听的琴音中,她终于明白了父亲想要对她说的话:让我们好好地活,重拾过去的美好!
音乐是一种美好的沟通,甚至可以超越语言!
听懂了父亲琴语的女儿,内心激荡,对着弹琴的父亲默喊:加油,再加把油!
深沉的爱与期望可以为我们的人生加油!让我们好好地活下去!
如今我的父亲母亲已经去世了,我哀伤,但不想过多地去回忆。
不想痛苦!愿天堂的父母好好安息!
我要好好地活下去!就让他们曾经的爱与期望,照亮我前行的路!好好地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