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世说新语 伤逝十七

2024-05-02  本文已影响0人  看风景的我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他说话时完全没有表现出悲伤。于是要坐轿子来去奔丧,一路上竟没有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停放尸体的床铺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王子敬名献之,王羲之的七儿子,也是他书法成就最高的儿子,但他不是主角,这一条目的主角王子猷,名叫徽之,是王羲之的五儿子,著名特立独行文艺青年。

关于王徽之的文艺范儿,有个标志性的故事。他在绍兴住时,有一天晚上下大雪,他半夜醒了,见天色很亮,就叫下人给他斟酒,他在屋里喝着酒溜达着吟诗。这就够神经了吧?还有更绝的。他突然想起了一个叫戴魁的朋友,要去找人家,当时戴魁住在江的上游,他住下游,他连夜乘着小船去,用了一晚上才到,到了人家的门口,却又扭头回去了。有人问他为啥这么癫,他说:“我是乘兴而来,兴致没了就回去,何必非要见戴魁呢?”

我严重怀疑问他的这个“有人”就是给他划船的船夫,就连听到他的回答以后的心理活动都模拟了一下:“哥老官有毛病,老子给你撑了一夜头的船,你到各头又回去,搞三念七,老子不累的吗?”嘿嘿,像不像绍兴船夫?

关于王徽之的特立独行,也有个故事。这人有一回出门路过吴中,听说有人家里有个竹园挺好,就要去游玩,主人给他打扫干净布置好园子,等着他来拜访,谁知王徽之坐着轿子直奔竹林,又是吹口哨又是背诗,搞完就要走,连主人面也不见。你至少道个谢啊?忒没礼貌了。主人也恼了,让下人关门,不放他出去,王徽之却因此挺欣赏主人,唠了好久才走。这不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嘛!

可是就这样一个特立独行到近乎有病的家伙,他的感情却来得更加深沉而真挚。与他亲厚的七弟病了,一直没有消息,他很敏感地想到,弟弟一定是死了。死讯确认,他的悲伤并不会第一时间表现出来,而是直到灵床前弹琴都不成曲调了,才有机会发泄,痛哭一场,一个月后,他自己也去世了。也许他那些看起来出格的行为,并不是故意要标新立异,只是太过直率不做矫饰罢了。

我一直对魏晋时期名士们抱着些许好感,可能就是因为这份真实吧,嬉笑怒骂都随心而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这是活在重重束缚里的现代人无法企及的境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