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前感

2022-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淘淘不珏

一个女人在其一生的某些时刻处于神秘莫测的力量的控制之下,只好任凭摆布,这既非她的意愿,她自己也不知晓,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否认这个事实,只不过是为了掩盖对自己的本能,对我们天性中的恶魔成分的恐惧罢了。

这是我最近看的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里的一段话。今天读到了这里,摘抄做个笔记。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以为那个私奔的贵妇是主角,后来看了书友的笔记,才知原来那位高雅的英国老妇才是书中主角。

不过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受到了内心神秘力量的控制,做了惊世骇俗的事。

据说茨维格最擅心理剖析,整本书以这个女人的心理为导线,记述了她短短二十四小时的情绪起伏,也算是冲动和理智的交锋。只可惜,那种神秘力量最后带给她的,是毁灭性的打击,和一生羞辱的阴影。

也许这种力量就是女人的感性。总有某一时刻,感性会战胜理性,让人彻底迷失。直至落入深渊,才知当初的执迷不悟,简直愚不至极。

想起看这本书,只因某天和一位老师说起多愁善感的话题。他的文中写了一个站在树丛边独自抽烟的男人,像是在思索,又像是在凭吊。很平常的举动,但是他却从中看到了落寞。他说如果无意中看到另一个人的落寞是很难受的。这句话很吸引我,也很有共鸣。

有时我也会观察别人,人群中那个形单影只的身影总会引起我的注意。我会不自觉地猜测他的遭遇和境遇,慢慢地,脑补一段配得上他垂目低眉的精彩情节,让他成为一个落寞的,忧郁的人。

但其实,落寞也许只是我当时的情绪,也许只不过是他的神情让多愁善感的我有了一种共情的错觉,却被我强加于他人。

老师说那个贵妇也许就是看到了那个素不相识的赌徒的落寞神情,才会情不自禁的陷入伤感的情绪,想要安慰,想要拯救他,甚至最后无可抑止的喜欢上他。有些可悲!我想,若是这种自以为是的伤感都能当面求证的话,也许百分之九十的都是一个笑话。

有时候我会指着一个神情忧郁的人问姐姐,他到底在想什么,姐姐的回答简直如雷贯耳。

他在想一个宇宙终极问题,晚饭吃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