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米:慢慢来,比较快
好久好久没有写了,并不是因为这段时间没有感触,没有思考,而是太懒了。很怀念那些写千字文的日子,虽然写不出来的时候常常把自己逼哭,但那些日子,我可以十分确认自己在认真的活着。
不喜欢太忙的生活,因为那会让我没有停下来思考的时间,不希望生活是被别人推着走的。
最近有几个朋友在找工作,情况不太乐观。每天看大量的招聘启事,投简历,面试,一面二面,然后是等结果。等结果等过程尤其煎熬,如果是女生的话,这时候很容易陷入纠结,很容易胡思乱想。不断的猜测对方让自己等结果等用意,从最开始的信心满满等到自信心完全崩塌。在这个过程中,时间也悄悄的走掉了。然后用50%的时间鄙视自己,最后又不得不用50%的时间原谅自己。找工作的过程,纠结是难免的,可我们也要意识到,纠结是毫无意义的,是完全浪费时间的。我们虽然无法做到一点都不纠结,但可以有意识的去避免时间的浪费。比如遇到等通知的时候,可以给自己找点事做做。有人会整理心情,然后全身心的投入到下一份工作的面试准备中,也有人会找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完全的投入到书里面。全身心的投入,可以让你暂时忘掉纠结,同时也可以抓住这难得的空闲。
在以前的经历中,我十分清楚纠结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纠结有多恐怖,但我并没有意识到有些不好的影响,我们是可以避免的。虽然无法完全避免纠结,但我们可以有意识有目的的去减小纠结带来的影响。
最近的工作,在做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但做起来又是千头万绪的公开课策划方案。这样的公开课,在以前,我会觉得很简单,很容易,不就是请个人,再拉一帮观众么。在这之前也听过很多公开课,自认为对公开课的这一套了如指掌,可真到自己去做了,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细节是我曾经完全没有想到过的。方案一改再改,每改一次都会发现有很多地方是自己没有想到,或者说是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就比如直播课中,主持人要说哪些话,我以为在试讲的过程中对几句就可以了。当老大要求我把这些都写出来的时候,我才发现这真不是试讲中随便对几句就能搞定的,主持人几乎把控着整个直播,主持人的语言设计也与整个方案的设计息息相关。在整理这些细节的过程,也真的很崩溃。
每次和领导交流工作的时候,我总会惊讶于他们的反应,他们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关键之处。而我每次都纠结好几天,还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室友说,着啥急呀,等你做到你老大那岗位的时侯也能快速找到重点吧。
是的,也许很多事真的上急不得。我曾经以质问的语气问上将,写作培训,为什么不教我们怎样写出更有文采的文章,为什么不教我们怎样写才能把文章写的更有深度?其实我心里知道,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没人可以教我。经历太少,许多问题自然看不透。这个问题,两年前我就遇到过了,那时有人告诉我:你的经历不多,但你可以喝经历丰富的人聊天啊,从他们的经历中去学习。遗憾的是,两年后的现在我还是没有踏出第一步,我不善言辞,害怕和别人交流。
越来越发现,很多问题,很多困难,是可以通过练习方式去解决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放弃的太早。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困扰自己很长时间的问题,突然在某本书或者某句话中找到了答案。然后就想嘲笑自己:你所遇到的“天大”的难题别人早就遇到过了,并且还给出了解决方案,而你只是被困于自己的孤陋寡闻中。
多读书,少刷微博,少刷朋友圈,错不了!
还有关于独立思考的问题,常常感觉自己很容易被舆论影响,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原则。突然又想通了,所谓见多识广,我现在见的太少了,思想自然容易被自己局限。
现在什么都不去,好好工作,好好读经,有时间就多读点书,多整理读书笔记。努力,认真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