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24章

2022-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思考题1:文与道的关系?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学《论语·述而篇》第24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这一章是孔子的门人记录的,是弟子经过长时间观察所累积的结论。《论语注疏》上说:“此章记孔子行教以此四事为先也”。意思是这四教是孔子最先的教学,除了这四教还有其他的教育内容。钱穆先生说:“本章紧承上章,当合而参之。”那么,上一章孔子说我对学生们的教育是毫无保留地“无隐之教”,这章就是在解说“无隐之教”都教了什么内容,就是“文行忠信”。

先看第一个“文”,皇侃的《论语义疏》说“典籍辞义谓之文”,邢昺《注疏》上说是“先王之遗文”。文的作用是什么?北宋理学家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文是为了说明道的,“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道是因为圣人著书立说才能流传千古的,圣人也是透过学文以明道才成为圣贤的。

《论语集注考证》:“诗书六艺之文,所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学文是为了了解成为圣贤的方法,有哪些必然的因果道理),盖先教以知之也(先教你知道,知而后能行)。知之固将以行之也,故进之于行。”

因此,学文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行做准备。刘宝楠说行就是“躬行”,就是实践所领会的文的义理。南怀瑾老先生在《论语别裁》说“文章好,知识好,充其量变成文人。古人早就有“文人多无行”的说法。意思是知识多了,正理、歪理,条条有理,因此凡事满不在乎,便成了“名士风流大不拘”。这个“名士风流大不拘”就一定不是孔子的文教了。张居正先生说:“道本于身,使徒讲明,而不一一见之于躬行,则所学不过口耳之虚”。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你学过就知道,红灯亮起来的时候,即便看上去没有车辆行驶,可是你要走过去,还是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意外伤害,因此你必定会停下来等绿灯。如果你说,我知道红灯停,但我要赶时间,必须得先走,那“所学不过口耳之虚”,心对事物的认识,一定是和行为相吻合的。如阳明先生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无行文人”就像那些闯红灯的人,他说知道红灯停,但他们知得不笃实,因此依然按着自己的习惯,对所知的规则或道德不耐烦、不去做。文要落实在“行”上,必须要用闻来的真知调伏自己的习气才行。徐爱曾请教阳明先生说,“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王阳明先生回答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因此,如果行就是“孝悌恭慕之行”(皇侃引李充)。那就只有“孝悌恭慕”都落实到行的时候,学文才算得到了真知。邢昺《注疏》说“行谓德行,在心为德,施之为行。”行就是把心里的德行出来。因此“无行文人”,一定不是儒家的文教。

行的功用是什么?《皇疏》引李充曰:“行以积其德”。行才能积其德、无行就不能积德。”只有以文化行、真实去做才能真实的积累德行、改善命运。因此,钱穆先生说:“四教以行为主。”4分24秒

思考题2.“忠”有几层含义?

《论语集注考证》:“既知之又能行之矣,然存心之未实,则知或务于夸博,而行或出于矫伪,故又进之以忠信。”一个人能知也能行了,但他是不是真心呢?心不够真诚,那么他所闻的就是浮夸的,所行的就是虚伪的,因此,四教又提出了忠和信。朱熹引程子的话说:“忠信,本也。”《四书训义》上说:“舍其心而求之文行,则无本而且流于伪。”离开了忠和信,文和行就失去了根本,变成了虚伪。夫子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十户人家的村子就有和孔子一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如孔子好学,就是说孔子的道德学问就是在忠信的基础上加上好学得来的“忠信”是孔子成就圣人的根本。所有的道德都是在忠信的基础上圆满的。

忠和信在《论语》中出现过很多次,并列出现也有很多次:学而篇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学习要以忠信为主。传承孔子心法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他也是以此作为修德的重要条目。子张问“怎么做才是尊崇德行?”孔子告诉他“主忠信,徙义”,要以忠信为主,改过迁善,这就是尊重德行。子张问行,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有了忠信这个美德,即使在蛮荒之地,也能够安身立命可见,不管对于个人的修德来说,还是一个人与社会交往,忠和信都是最重要的品质

但我们现在人一听到“忠”这个词,总觉得忠好像就是“忠君”的“愚忠”。其实,儒家对君臣关系,一直是从君臣双方面来规定的,就是“责任伦理”。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叫“君臣有义”。但从战国后期开始,汉代以后,尤其是宋以后,忠才开始向着单向要求了。比如“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忠”这个德目异化变质、被塑造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这也就造成了我们今天对忠这个德目的理解出现偏差。其实君主也要“忠”,《左传·桓公六年》上说:“上思利民,忠也。”意思是说,国王也要尽忠,国王的忠就表现在他要忠诚地服务人民。因此上至君主,下至庶民,都有各自应尽的忠,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而已

我们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忠”?刘宝楠说是“中以尽心曰忠”,“忠”有多重含义

首先是尽心。朱熹说:“忠就是要尽自家这个心。”我们通常为自己办事都会很尽心,但为了别人就不那么尽心了。“中心曰忠”,忠就是心放在中间,怎么对自己就怎么对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这叫“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地照顾好家庭,这是忠于家庭。为人要全力以赴、尽己之心,这是忠德所表达的第一个意思。

其次,《广韵》上说:“忠,无私也”,《左传》上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公而无私是忠的另一层意思。《论语》里子张问孔子:“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楚国的令尹子文多次被提拔当令尹,他没有显示出高兴,多次被罢免,他也没有显示出怨恨,而且每次都把自己的工作,仔细地交接给下一任令尹,这是为什么?孔子说这就是忠。因为他心存天下为公的大义,没有私心,所以当官也好罢免也好,在他来说都是为人民办事,所以他就能尽心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好好地交代给下一届,没什么抱怨。忠又包含着无私而又符合公义的意思。

《六书精蕴》上说:“忠,竭诚也”。“竭诚”是全部的真诚,这是强调忠德一定是发自内心的,绝对不欺,全部真诚

另外,《说文解字》还提到“忠,敬也”,忠是对人对事恭敬而不懈怠。这就是说忠德具备礼的精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孟子说“教人以善谓之忠”,“教人以善”就是你对人好的方向一定是帮人向善的。孔子曾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爱一个人,怎么能只让他享受,而是要让他承担,帮他提升,这才是真爱;同样,对一个人忠诚,也不是事事顺从,而是要对他有所教诲,劝他向善。《论语集注》引苏氏的话说:“爱而勿劳,禽犊之爱也;忠而勿诲,妇寺之忠也。”爱孩子就不让他承担,那么人类爱孩子就和动物爱孩子没有不同了。忠于一个人,却从不劝他向善,那这个忠就与后妃和太监对皇帝的忠有没什么不同了。忠德就包含了尽心、无私、恭敬、竭诚、贯彻始终、导人向善等多重内涵。

那么,忠对我们修德立身有什么好处?《皇疏》引李充的话说:“忠以立其节。”有了忠就能立住自己的节义操守。节义操守就代表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有一句话叫“时穷节乃见”,是说一般人在顺境中看似都有道德操守,差不到哪儿去,可是一旦遇到逆境,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或者生命或者财产受到威胁时,没有节义操守的人就会暴露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而有节义操守的人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守住道德。比如文天祥,他被宋理宗亲拔为第一状元,当时考官王应麟就奏报皇帝说:“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说这个人的考卷有古代圣贤的风义,可为后人榜样。其人忠义之心如铁石一般,微臣斗胆为皇上能够得到这样的人才而祝贺。后来文天祥果然表现如此:1259年蒙古入侵,到1278年,文天祥率部队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而兵败,文天祥当下吞下随身携带的冰片企图自杀,不过没死成,仅昏迷了过去,因此被俘。张弘范要他写信招降同僚,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拒不就范。弘范就遣人把文天祥押至京城,路上文天祥绝食八日,还是没死成。之后他又被关押拘囚了四年,这四年间,忽必烈先后派出平章政事和丞相劝降他,甚至自己亲自去劝降。文天祥的回答都是:“一死之外,无可为者。”后来忽必烈又找来已经投降的南宋大臣劝他,遭到文天祥的痛骂,最后一天,忽必烈甚至找来已经被俘的宋朝皇帝赵㬎劝他,文天祥还是不降。第二天文天祥被押赴刑场,行刑之际,他向南宋首都临安方向跪拜,从容就义。文天祥的妻子收尸时,在他的衣带中发现绝笔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就是忠德,就能让一个人的生命立住这样的节义操守,显现出这么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其实行刑当天,忽必烈就下旨说不要杀他,可惜圣旨到时文天祥已死,忽必烈连连惋惜地说:“好男子,不为吾用,杀之诚可惜也!”忠肝如铁石,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也涌现出了许多这样的民族英雄,正是他们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

东汉著名经古文学家马融著《忠经》曰:“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夫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心并且仁义这个国家的德行会远播,忠心并且有智慧,这国家政务就会蒸蒸日上,忠而能知,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故虽有其能,必由忠而成也。”你一个人能力再大必须有忠才能成就道德。反过来说“仁而不忠则私其恩(有仁爱但不忠,就会私其恩,把爱用于私处),知而不忠则文其诈(有智慧但不忠就会虚伪狡诈),勇而不忠则易其乱(就容易犯上作乱)”。

讲到这,可能有人会觉得“忠”这个德目似乎是只关乎民族大义,和自己幸福快乐关系不大。我们想想看,你人生有多少的伤痛就是因为你觉得别人对你不忠。生意伙伴不忠,夫妻不忠,朋友不忠,儿女不忠,如果这些人都对你忠心耿耿,人生也就没什么不痛快了。忠就是“仁义”的基础,可能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们与人交往是多么的依赖和看重这个人有没有忠信的品质。

忠的反面就是“奸”,有人说自己虽然不太忠但也不奸,这就不太可能了。按照忠的内涵“尽心、忠心、无私、恭敬、竭诚”来说,他的反面就包含“偷奸耍滑、自私背叛、奸诈欺骗”,与之相应的行为,比如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公肥私……哪怕仅仅是你与别人相处,你好吃懒做,便宜多占、活少干,或者和人说好一起做什么,一遇到困难,立马不干了,撂挑子走人,这都是缺失忠德,就是奸。

什么是信?《说文》云:“信,诚也”。邢昺说“人言不欺谓之信”,皇侃说“与朋友交则信”。值得注意的是,刘宝楠老先生提出“恒有诸己曰信”,我的老师解释说:信就是你自己有信念宗旨,你对自己的信仰持之以恒、长时行持,外面自然产生别人信任的结果。“信则人任焉”,你具备“信”德,别人愿意任用你。《周易·系辞上传》中,孔子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意思是上天庇佑的是顺应天道的人,人愿意支持的是履信践诺的人。做人要履信和顺。反过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和“軏”都是车辆上车辕与牛马相连接的部件,没有“輗”“軏”,车就会和牛马脱节,而无法行驶。如果没有了“信”,人生就像是车与牛马失去了连接一样寸步难行,人都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更不要说修君子之德了。

《易经》“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意思是说,只有忠信,才能增进道德、积累事业。想想看,商品交换、教书育人、治病救人、文化传播……哪一样事业,离开忠信,你能经营得好呢?夫妻、亲戚、邻里、同事、领导……世界上哪一个人,离开忠信,你能和他相处得好呢?陈祥道说“忠信,所以成终始也。”圣人最初也是在忠信的基础上修德,最终也是在忠信上圆满成德。忠信贯穿始终。

怎样才能够真正培育出好的人才?文行忠信。怎样使人生活幸福道业增长?文行忠信。张栻曰:“圣人之教人,不越乎是四者。学文则知广,敦行则身修,忠信则德进。”张居正先生说:“苟能此四者,则知行并进,表里如一,而德无不成矣。”17分36秒

思考题3.“四教”和“四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排序?

先儒学习到这一章的“四教”通常会和先进篇的孔门四科进行对。“四科”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先说的是德行,最后才说文学;而四教先说文,再说行最后又说忠和信。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排序呢?《论语集说》上说:“教者,必自外入,故以文为先焉(按:教必自外入,而学有以反求诸己也。)意思是我们平时教书育人,必先教闻明理,所以教人要以文为先;但是对于学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得在自己身心上具备实德,所以学的人就以德为先,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由于教者和学者用意不同,所以四教和四科编排的次序也不同。在《义门读书记》上有这样一段话说:“小学先行而后文,弟子章是也;大学先文而后行,此章是也。”意思是小学生要先行而后学文,大人之学则可以先文而后行。《论语正义》也说“此四者,皆教成人之法,与教弟子先行后学文不同”。意思说本章四教是孔子教导成人的,因此以文为先。教导儿童则是要求“入则孝,出则弟”,先建立好的德行,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因此,本章“文行忠信,是成人之教。”

怎么样的人算是成人?《宪问》篇中,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首先“见利思义”,“思义”的前提要知义,学“文”就可以知义。而“见利思义”就是以义为原则权衡利蔽,然后行之。“见危授命”,一个人可以在危难时挺身而出,这就是“忠”的表现。而“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就是信。由此,“文行忠信”,就是成人的四个基本教育。

刘宗周曰:“先博之以文,由文而约之行,由行而约之心”。故而四教始于文,动于行,入于忠,出于信。历史证明,孔子以此四教教导学生也确实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孔门弟子他们著书立说,从政治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怀瑾老先生说:过去我们虽没有明文规定的教育宗旨,但读书人根本上要把品德修好,对于学生知识学问的成就,这是第二步的要求。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的道德为什么如此敦厚呢?就是德行教育的结果。所以文、行、忠、信并不是四科,以现代观念勉强来解释,应该是教育中心。文包括了文学,乃至一切学问的完成。行,狭义的是行为品德,广义的是事业的成果。忠、信,是内心的修养,是人格的造就。文行忠信,这四者是缺一不可。20分50秒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文与道的关系?

“文所以载道也”。文是为了说明道的,“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道是因为圣人著书立说才能流传千古的,圣人也是透过学文以明道才成为圣贤的。

2.“忠”有几层含义?

忠德就包含了尽心、无私、恭敬、竭诚、贯彻始终、导人向善等多重内涵。

3.“四教”和“四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排序?

《论语集说》上说:“教者,必自外入,故以文为先焉(按:教必自外入,而学有以反求诸己也。)意思是我们平时教书育人,必先教闻明理,所以教人要以文为先;但是对于学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得在自己身心上具备实德,所以学的人就以德为先,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由于教者和学者用意不同,所以四教和四科编排的次序也不同。在《义门读书记》上有这样一段话说:“小学先行而后文,弟子章是也;大学先文而后行,此章是也。”意思是小学生要先行而后学文,大人之学则可以先文而后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