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总出错,很可能是因为你太聪明
文/ 大舟Allen
0.
来尝试用英文说以下句子:
- 她舞跳得好。
-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 那首歌怎么唱来着?
- 我想不起来那名字了。
都是平日里见得多的句子,让我猜一下,你的译文大致可能是:
- She dances well.
- If I don’t remember it wrong…
- How do you sing that song?
- I can’t remember that name.
有什么错误吗?语法上似乎没有。但有哪里不对吗?确实不对。因为同样的意思,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或者说「更正确」的,应该是:
- She’s a good dancer.
- if my memory serves…
- How does that song go?
- That name escapes me.
而这些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地方,就是我们平时被看做「出错」的地方,也是我们考试多丢分的地方。那,为什么我们会犯这样的错误呢?——真的很可能是因为你太聪明了。
英语这么些年学下来,你掌握了日常词汇,了解了语法规则,哪怕是一句从没见过的话,你也可以聪明的用已有的知识,组建出一个语法上完全正确的句子,游刃有余——只是没有到,这种聪明,却成了我们犯错的源头。
我们聪明到掌握了够用的语法和词汇来「创造」,却没有笨到想明白,我们要做其实只是也只该是「搬运」——就像葛传椝先生在《一个“愚笨的”写作原则》里所言:
我自己在多年前发现了它(这个原则),一发现就开始实行。我发现它很有用,所以相信你采用了也将会得益。这个原则是:你不该用在阅读中未见到过的任何结构、表达方式和词组。
1.
在文中,老先生还写道:
在我看来,一般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有相当好的语法知识和相当大的词汇量,而且当他写英语的时候,他会按照自己的语法知识和对于词义的理解来造句,结果是他的英语往往看似正确,但并不真正正确。因为正确的英语和惯用法有关,不只是语法和词汇。
紧接着的是另一个例子,老先生原文写得十足精彩,分享给你看:
假定你将写 He was rich to live on luxury 这句话。这句句子对吗? He was 肯定是对的,你见过许多次。He was rich 也是对的,你见过不止一次。He was rich to … ——你从来没见过,对吗?不,你从来没见过,所以你不该放它过去。 on luxury ——你从来没见过这个表达方式,所以你不该用它。正确的句子应该是:He was rich enough to live in luxury.
——你还在哪里见过比这个更简单有效的英语原则呢?
2.
当然,平日总会要说些,已有的表达词汇处理不了的句子,那怎么办呢?——让没读过的变成已读,让已读过的的变成已会。
第一,查词典比查微信还勤快。每一个要用却没有读过的词,就是你的小红点,消掉它,说什么都消掉它,一个都不要留——相信我,这个时代终将属于强迫症。没读过有什么关系?现在读呗。不会有什么关系呢?现在会呗。词不过来你就过去,子曾经就曰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哪里话,凡所未见必查词典,不就是个大美德么~
第二,学会 Google。驴打滚可以没有驴,蚂蚁上树可以找不到蚂蚁,词典里当然也可以有你查不到的词。但 Google 是好样的,它从不像蚂蚁和驴一样玩弄感情,它就是明摆着告诉你:翻得过,世界就是你的。
第三,建立自己的词典。每一个读过的表达——每一个你能用的表达,都要放进你的词典,比如我的「个人词典」,之前是放在印象笔记,现在是放在 Anki。词典里的所有词条,能背,是对你的基础要求;好搜,是对个人词典的基础要求。
当然了,最妥帖的办法,不是临时起「义」,而是功在平时。为此专门推荐两本参考书,无论是平时查读,还是系统输入,都是上好的选择:
- 《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
- 《葛传椝英语惯用法词典》
细读多思,获益难浅。
3.
引一段老先生原话收尾:
Do you think my principle very foolish? It does look so. But I regard it as very helpful, and I hope that you will try to put it into practice.
祝你也笨得愉快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