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不识祖,不成人——《易中天中华史之祖先》

2018-10-12  本文已影响15人  微微一勺

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去哪?

这三个终极命题,第一个是哲学命题,最后一个是人类学命题,而第二个,大多是历史学问题,对于这三个问题,人类需要得到解释、慰藉和安顿,否则,我们将寝食难安。

创世神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几乎所有的创世神话,都在重复虚构,而且惊人地相似。比方说,中国和西方的神话都认为,世界上原本没有人,人是被创造出来的。造人的材料都是泥土,创造者也都是神。人类创造它们,无非是要借助神和神话人物,弄清来历,记录历史,回答问题。

神话和传说,无不隐含着某种文化的秘密和梦想。看清人类自己,必定先要追根寻源。神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更是人类自我认识的心灵史。在《易中天中华史之祖先》中,作者为我们打开了神的神秘面纱,从女娲到尧舜,从部落到国家,寥寥数语都在为我们诉说一个故事,解决一个困惑,每一个小章节都像是一个环,在不经意之间连成了历史的锁链,带领我们走进历史,追本溯源。

本书的作者是中国知名作家、教育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致敬作家——易中天。他于1947年出生在湖南长沙,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在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易中天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2005年4月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首播即获热评,而《易中天品三国》更是引发收视热潮。

中国古语讲“不识祖,不成人”。“祖先”这个概念,在中华文化和历史中的地位是无可企及、不可动摇的。而本书《祖先》则围绕中国人追祖溯源的命题,解读华夏文明从“始前状态”过渡到“前国家状态”的神话疆域。

《祖先》中的开篇之言:“梦中惊醒后,女娲开始造人。”女娲造人,这个我们熟知的传说,带着我们人类进入氏族社会的第一个统治阶层,母系社会。

于是“生殖崇拜”便开始了,大量的鱼与蛙出现在母系氏族的生活用具里面,鱼唇代表阴唇,是女性生育能力的代表,蛙肚代表怀孕,是女性生育力量的代表,因此,母系氏族时代的传说,女娲作为三皇的第一代神话力量,应该以蛙的形象出现,而非我们广为熟知的蛇。

因为女性是“生育与繁衍”的象征,在史前文明的发掘中,世界各地都有身材臃肿的女神雕像,从“维纳斯环带”的各种维纳斯女神像,到中国“赤峰红山文化遗址”的女性陶塑,最先出现的女神像,都是以臃肿的女性为特点,易中天认为在史前,“繁衍生育”是人类的第一信仰,而臃肿丰腴的女性,则被奉为女神。

到了伏羲的年代,生产力进一步加强,狩猎与战争的能力是考验氏族生存的第一条件。于是,男性氏族诞生了,氏族的生活器具们,开始出现代表男性生殖器的鸟与蛇,而鱼唇与蛙肚,渐渐隐于历史。

又过了很多年,不同的氏族开始融合成部落,图腾崇拜时代开始了。先是伏羲三神合一的羊头形象,被牛头形象所替代。部落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自然就开始了战争攻伐,合纵连横。联盟应运而生,联盟的领袖,自然也越有权势。而后发明轩辕的黄帝,又进一步更新了部落文明的生产力,联合炎帝打败了南蛮战神蚩尤,中国开始进入炎黄时代。黄帝为了避免部落征伐,开始制定部族礼法,这也是后来周人以礼治国的源头。部落开始有了较为安定的发展时期,同时,更清晰的等级制度,也开始出现了,百姓、黎民的称谓由此而生。

正如作者所说,神话是人类的集体梦幻。书中用着眼全球、横向比较、大胆求证的方式来对国家出现之前的历史猜想。借鉴西方神话,同时也采纳考古学研究成果,结合史书典籍,凭着直觉、推理和考据,展现出一条清晰的人类文化发展轨迹。

纸上的历史,源自活生生的过往。探求历史真相的意义何在?是为了寻求身份认同,寻求人生定位。纵然,历史可能因一朵玫瑰而变了脸,或因一场雨一个回车键而掉转了方向,但它终究是世界的曾经,是“人类的传记”。

神话和传说,无不隐藏着某种文化的秘密和目的。人类历史记载中充斥着大量这种神秘色彩,只有抹去这缕神秘的色彩,打开真相的迷宫,或许我们才能依稀看见一些真实的东西。

我们就是历史,历史就是我们,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当中,我们的今天,对于明天就是历史,正如此刻是昨天的延续,了解历史,是为了看清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