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想法简友广场

从未得到其实更加可悲

2020-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你我少年时
从未得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满足了自己当下的需求后,总会想要满足自己更高一层的需求。

先来谈谈得而复失的可悲之处。

得而复失的悲有两层:一层是失去本身感受到的苦,第二层是得失之间落差感的苦。所以得而复失的悲,是一种情绪,是一种感受。

如对于渴望爱情的人来说,爱情得而复失的可悲在于,拥有过爱情的幸福甜蜜,失去后愈发失落痛苦。

那有没有比消极的情绪和感受更深一层的悲呢?

有,那就是连情绪都没有,从来都没感受过的无形之悲。

对于一个渴望拥有爱情但却从未得到的人,单身一生,因为连自己都养不活,根本没机会让自己往更高的层次踏上一步。

不是不想,是没有机会。

这时候就会有人可能会把自己装成一个大师一般对他说:“嗨,没关系,这样你就不会失去的时候痛苦万分。”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想想,我们所拥有的任何一样事物,哪样不是注定终将失去的呢?难道你会因为终将失去而拒绝曾经拥有?

笑话,这就好像一个人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断气,然后立刻不想呼吸一了一样。

所以,得而复失是人生中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大家没有必要那么怕它。你尝到失的“苦”,说明你尝过“得”得甜。

你可以庆幸“从未得到”就不必尝到苦,但同时也就失去了尝到甜的机会。与尝过苦甜相比,我认为永远想尝但没尝过是更可悲的,这种悲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冬夜里看着人家团员时在窗外点燃的小火柴一样凄凉。

有些人可能觉得有落差就很可悲,殊不知没落差才更可悲。前面提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到过,人总会想要满足自己更高一层的需求。没有落差的人生意味着从未上过高层,一直原地徘徊。

如果人人都安于现状,似乎就不会察觉到没有落差的可悲,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历史的经验和马斯洛告诉我们,无论你是谁,你都更愿意去体验有落差的人生。

历尽千帆,看遍世间破涛汹涌,体验人生大起大落,才活得精彩,活的无悔。

无悔,精彩,才是人们心中的一生所求。

这时候你可能就会跟我说:“爱情?算了吧。老子就想吃饱饭、睡好觉。”

或许于此时的你而言这就是他所追求,但生而为人,你可以不用干一番惊天伟业证明自己来过这世间,也可以不用什么于平凡处见不平庸。但你必须要找到一种除了满足自己生存之外的东西,然后为他、她或它而活。

不为什么,人之于动物区别几何,不过尔尔。

思想、精神,并非虚无。

说什么谈恋爱有什么好的,还不如躺床睡觉;说什么梦想是什么东西,能吃饱饭才是真理。

这没错,但可悲。他们因为现实的各种各样的条件所限制,深知这奢求终究只是幻想,所以将它们索性深埋心底,划为禁区,不再跨雷池一步。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微信公众号【你我少年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