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想法简友广场

民间故事:女子半路产子,竟被丈夫抛弃,将军说:此子必定高中

2024-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多故事烩

北宋初年,宋辽边界的大同有一家永昌茶楼,老板李东林三十来岁,与妻子贺三娘一起经营着这间茶楼。

此地南来北往的客商,流民众多,路人也是三教九流都有,身份鱼龙混杂。

当时的辽国占领着幽蓟地区(北京,天津一带),对开封府造成很大威胁,宋朝必须时刻防备来自北方的侵袭。

而李东林,是宋朝一名武官,上过战场,会契丹语,而且武功高强,机敏果决,被派到辽国刺探军情。他的妻子贺三娘是将门虎女,生的英姿飒爽,跟丈夫同赴边关成为一大助力。

李东林夫妻扎根大同,经营永昌茶楼,5年时间搭建了一张情报网,传回去不少重要消息。

这天,李东林出门归来,兴冲冲对贺三娘说:“军事布防图到手,你可以回家了!”

怀胎7月的贺三娘喜极而泣:“5年了,终于可以回去看望女儿,照顾父母了!这些年唯有在梦中见到他们……”

李东林愧疚地说:“辛苦你了,跟着我在这里,没有一天安生日子,回去把我们的孩子生下来,不能让他遭这样的罪。”

原来,边关局势很紧张,辽宋随时可能开战,李东林接到命令要弄到辽军布防图,而贺三娘已经怀孕7个月,夫妻俩商议:如果顺利拿到布防图,就由贺三娘以回乡待产之名,亲自将情报带回去。

夫妻俩不敢耽搁,搬出早已收拾好的行李,带着车夫婢女驾车上路。

李东林一直送到城门口,夫妻正依依惜别,突见有一队辽军出动,前面带路的人穿着便服,虽然离得远,但李东林却认出那是自己手下的斥候。

“不好,董勇叛变了!”李东林大惊道。随即果断做出决定:放弃茶楼,抓紧时间脱身。

马车一路向南奔驰,直到马儿累了才停下来,歇息一下又打马上路。

如此奔波劳累,还未到黄河边,贺三娘就因为颠簸而早产,生下一名男孩。

李东林喜忧参半,心情复杂,不知道怎样摆脱目前的困境,他很清楚,辽军很快就会追上来。

夜间,李东林跟贺三娘房间传出争吵声,最后李东林说了句“你们走不快,不如我独自一拼”就摔门离去,留下贺三娘独自哭泣。

天明,贺三娘怒气冲冲,不顾产后虚弱,带着贴身丫鬟和孩子继续赶路,直喊着要回娘家。

只是他们终究走不快,在黄河边被辽军追上了,董勇充当翻译上前搭话。

“嫂子,辽人说李东林偷了东西,你劝劝他,赶紧把东西交出来就没事了。”

贺三娘又气又恨:“那个没良心的!他背着我整些勾当也就算了,这次闯了祸却自己逃跑,就这样扔下我,我命苦啊!”

董勇面露不快,说李东林偷了东西,辽军要搜查。

贺三娘说:“我不知道他背地干了什么,你们赶紧搜,搜不到就要放我们走,我要回去和离!”

辽军一番搜查,见贺三娘带的只有干粮衣服,婴儿尿布,和一些银两,并没有找到军防图。

董勇干笑道:“我就知道不关嫂子事,辽国人真可怕,我也要回去了,不如我护送嫂子一程吧!”

就这样,董勇跟着贺三娘渡过黄河,直奔向开封而去。

贺三娘也乐得有人照应,一路上除了在马车上休息,就是抱着孩子哭,大骂李东林不是人,喊着要回娘家找父兄撑腰,与丈夫和离。

董勇一路跟着,想用强拿下贺三娘,牵制李东林并审问情报下落。

这天,一行人借住农家,董勇决定动手。

他偷偷躲在门外,听到贺三娘在骂婢女,随着“咔嚓”一声响,贺三娘的声音传出:“敢为那没良心的说话,你掂量一下,看是你的脖子硬还是这跟扁担硬!”

董勇吃了一惊,没想到贺三娘这么厉害,打消了动手的念头。

第二天,董勇就借口有事,独自离开了,他没有胆量进入开封城。

贺三娘回到娘家,家人见状无不热泪盈眶,心痛之极。

意外的是,朝中居然早就派了人等着,问她是否有东西带来。

贺三娘憔悴不堪,但还是硬撑着抱过孩子,扯下一块湿乎乎的尿布说道:“情报在此”。

众人:“……”

原来,贺三娘意外产子后,李东林决定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假装抛妻弃子独自逃命,实则是引开敌人,把情报交给贺三娘,并传回消息让人到岳家取情报。

敌军果然中计,分出大部分兵力追踪李东林,对贺三娘放松了些许警惕,派董勇带人搜查一番,就放她过了黄河。

而贺三娘一开始,就把情报藏在尿布中,并且故意不洗,凭借臭味躲过了搜查。

之后董勇如影随形,贺三娘一路做戏,并故意展示武力镇摄,令他不敢轻举妄动。

一路艰辛,贺三娘终于不负使命,带回了情报。这份情报,为宋军在战事中提供了很大帮助。

而李东林自从分开后,就没有了消息,生死未卜。

贺三娘此行大伤元气,足足养了一年,可却再也不能生育,而他们唯一的儿子李驰,也因为早产奔波而身体羸弱。

贺三娘强撑病体,悉心照料儿子,苦盼李东林回来。有人说她不应住在婆家,没事找事要给她做媒,被她怒拒。

两年后,贺府外来了一汉子,跛着脚还瞎了一只眼,自称李东林来找贺三娘。

贺三娘奔出大门,一看就痛哭失声,紧紧抓住对方的手:“真的是你!”

原来,当年李东林跟贺三娘分开后,马上传信回来,安排了人在贺家接应。

随后,他故意留下踪迹,向另一个方向而去,辽军紧追不舍,有几次差点就抓住了,但都被李东林机智脱身。

李东林见难以摆脱追兵,被逼着向辽国方向而去,最后在边境被敌军抓住。

面对敌人的逼问拷打,李东林采取拖延法:坚持要见到董勇绝才配合。

足足拖了一个月,董勇回到辽国,被带来见李东林。李东林虚与委蛇,交谈中得知:贺三娘已经平安回到开封。

李东林如释重负,勾起指头叫董勇:“来我告诉你。”董勇高兴地走近,不料却被李东林死死拖住,咬断了喉咙。

辽军恼羞成怒,对李东林施予酷刑,扔进牢房关了起来,后面的多次拷打,都没能让他屈服。

李东林在牢里一关就是两年,熬不过去的时候,对家人的思念支撑着他。

正当李东林感到绝望之时,著名的江洋大盗马天霸被关进牢里,正巧就在他隔壁。

马霸天敬佩李东林这样的硬汉,李东林也欣赏马霸天的豪气,两人处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

马霸天外面兄弟众多,在李东林的出谋划策下,大家里应外合逃出生天。

李东林伤痕累累,已经不能行走,一路上由马霸天和兄弟们背着,去了马霸天的山头。

经过大半年调养,李东林才恢复过来,但却失去了一只眼睛,腿也瘸了,再也上不了战场。

伤一好,归心似箭的李东林就要离开,马霸天劝他留在山上当军师,把嫂子也接过来。

李东林狠心拒绝,依依不舍地拜别马霸天,赶回贺家找妻子。

夫妻再见,恍然隔世。贺三娘再也不能生育,李东林也回不去昨日的英勇,唯一的儿子李驰体弱多病,大女儿也连父亲都不认识了。

“全家团圆比什么都好!”李东林毫不在意,带着妻儿回到自己家中,过起了平静的日子。

李东林功劳不小,朝廷前来慰问,奖给李东林一笔银子,并安排太医为李驰调理身体。

李驰渐渐长大,在李东林督促下练武强身,十八岁参加武举考试。

主考大将军知道李东林的事迹,直接破格录用李驰,带着他上战场杀敌,圆了李东林的夙愿。

【小多故事烩】

英雄二字,承载着自身巨大的付出,还有家人无条件的支持和付出,如李东林一家。

英雄的后代,也应该享有优待和爱护,针对他们的付出与牺牲,做出实质性的认可和补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