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心理

国庆假期的几点感悟

2023-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Gary的成长之旅

这次国庆假期,我继续选择带着全家人,自驾回老家。每一次回去,都有不同的感悟。这次回去,同样是感受颇多,在此分享几点。

1.回家乡可以让自己完全放松,像个孩子一样,也是一场精神的洗礼。

回家乡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不看手机,听到乡音,与多年不见亲戚朋友见面,聊聊家常,不用去想工作上的烦心事。看看家乡人的心态,我们也可以获得能量,有很多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不如我们的人,他们依然很开心,做自己该做的事,累了就休息。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没必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很多疾病都是精神紧张、压力过大造成的,最重要的是看淡名利,放下身段,不要觉得自己能力很强,一定要出人头地,平平淡淡过一生也没什么不好。

2.不要后悔,吸取教训,然后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这次回老家,不小心丢了手机,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丢手机,一开始很后悔,但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带着全家人开车2个多小时回家。假如一直从后悔的心情中走不出来,那么必然影响安全,造成更大风险或损失。

还有一个例子,假期不好买票,既然决定开车回家,就不要再去想开车的不好或者去抱怨当初做决定的人,比如时间长、不安全等,如一直想这些事,那么必然会影响心情,造成分心驾驶,导致危险发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好好享受旅途的乐趣。

这次回家还有一件事情,在倒车时不小心把车后保险杠磕碰了一下,也是后悔了半天,还和爱人吵吵了两句。后来想想实在没必要,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便不可挽回,还不如收拾好心情,做更重要的事情,找时间再修车。冯唐曾经说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不要怕自己心爱的东西破损,破损越多,说明你和它的感情越深。很多人特别爱惜自己的车,但开车小剐小蹭很正常,不要太过在意,否则会很难受。

3.尊重父母的选择,让父母为我们做点事,他们会很开心。

父母年纪越大会感觉自己越来越不中用,因为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帮助,很多时候也不愿意接受父母的帮助,会感觉到自己还没长大,不够独立。但拒绝父母的一切帮助真的好吗?我想未必。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我们一直想为孩子做点事,可是孩子总是拒绝,我们也会很难过。所以,适度的让父母为我们做点事,比如,让父母帮我们带带孩子,做做饭,或者为我们买点东西,他们会很开心,会感觉到自己还有用。当然,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给父母提供帮助,帮助他们接受新生事物,比如,上网、旅游、订餐、打车等。这次回老家,我的手机丢了,决定第二天在当地买手机,父亲执意要付款,我争了半天,拗不过父亲,决定还是让父亲出钱,这样父亲也开心。

4.不要焦虑害怕,当自己做好该做的努力后,剩下的交给命运。

面对焦虑,我给自己制定了几条对策,一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想想最坏的结果自己能否接受,若能接受,则就不是问题。三是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才能成长,不要怕,向前行。但是有时候,这些对策都试了,依然不管用,还是会焦虑。这次回老家,找到了一条新的对策,那就是对待焦虑,可以佛系一点,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弘一法师曾经说过,不要害怕失去,你失去的,本来就不属于你。有些事上天让你做不成,那是在保护你。当我们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之后,如果还是焦虑,不妨佛系一些,把剩下的交给命运安排。这样,我们的内心会平静很多。

5.学会断舍离,很多我们当初认为有用的东西,未来能用上的机会并不多。

这次回老家,丢了手机,换新手机后,我并没有急于恢复微信聊天记录和一些认为重要的应用。虽然这些内容在云盘都有备份,但我想试试不恢复到底有没有影响,事实证明,影响不大。所以,我决定不再恢复这些东西。由此联想到,我们看到一篇好文章就赶紧收藏,看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就赶紧拍照或视频,导致手机和云盘的空间被大量占据,删除可惜,不删除又占空间。我们回想一下,当初收藏的东西,自己再次打开的机会有多大,这个次数一定不会太多,很可能自己早就忘了。所以,尽量去大胆的断舍离,收藏不代表已经掌握到自己的大脑,要想办法让这些东西成为自己的,可以通过写作、分享来实现。

以上,与您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