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撩妹,你却让我看这个

520又是一个虐狗的日子,连晚上跟跑团跑5.20公里都一兴奋跑过了。。。真的是活该单身。
回想起来半年前,想到自己没有恋爱实战经验,无聊想找相关的书籍,扩充下理论经验。于是就找到《我爱问连岳》,里面的来信内容真的是稀奇古怪,五花八门。比起故事,更喜欢看连岳的回信,信中表面是解决情感问题,但最后撩妹的技巧没学到,横竖睡不着翻开书来看,上面都写着这些词:自由、开放、独立。
- 关于爱情
有太多人用爱情的结局来否认爱情的过程,自己为自己补上致命的一刀。其实无论结局如何,都是爱过的,甚至是唯一的真切的爱,否认它就像否认自己的人生一样不智。
我还是更愿意人有一种可有可无的随意,可是可否的从容,失去一个爱人,再去找一个爱人,挽救不回一段爱情,就创造新的一段爱情。
爱情中所有的定义都是可以流动的,不必把它们变成混凝土偏见;文凭、收入、单身、婚姻都不要形式主义地刻板执行。尤其是,不要用自己的偏见来伤害你曾经爱过的人,那样,你自己会受更深的内伤,你一辈子都觉得自己在施舍,自己受了委屈。亲爱的台台,我觉得,没有什么爱情悲剧比这个更“ridiculous”,你觉得呢?
- 关于婚姻
宁愿当残损的先知,也不要当健全的奴隶;宁愿要一个有责任感、正常、温暖的单亲家庭,也不要一个集中营一样的婚姻地狱。
最浪漫的事情是什么?不是陪你一起慢慢变老;不是香车宝马;而是咬牙挨岳父骂,脸上还要挂着皮厚的微笑。婚姻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压力,一个人不惧怕冷遇,还要让自己承担责任与压力,也许,就真是很爱很爱一个人了。
你不觉得,一个为你努力工作的男人,即使身影困顿,本身就是很浪漫的事情吗?他回来时,不要太多辅垫与设计,自自然然地抱一抱他,不就是婚姻中最常见的浪漫形式吗。
你更要明确一点,她爱你,不是爱你的家族;她愿意嫁给你,是想得到快乐,而不是成为慈善家——这种个人与家族的清晰分割,也是所有婚姻必须做的技术准备,爱你就要爱你一家子?没这回事。
说实话,我对你婆婆没有过分的恶感,你不指望她爱你,那种陌生人一样的客套与花腔,就不至于伤害你。指望得到婆婆之爱的女人与渴望丈母娘怜惜的男人,在我看来,都跨过了常态那条线,得不到回应是正常的。
- 关于友情
你的问题是朋友的定义出了纰漏,你说只有“可以彼此倾诉衷肠的人”才是朋友。这个门槛未免太高,有些朋友是一起游玩的,有些朋友是一起泡吧的,有些朋友是五年才见一次面的,有些朋友是当作百科全书的,至于有没有“倾诉衷肠”的朋友,那倒是看运气了。
非此即彼地处理男女关系,这个世界会变得很无聊的。有趣的异性那么多,只能娶一个最投缘的,其余都要划归异类,横眉冷对,那有点自减福利,不算聪明。
- 关于择偶
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男人:世人都犯了罪,无论外表他掩饰得多么好,都是无花果树的叶子,经不起道德的审判;女人也同样如此,因为都是迷失的人,迷失的人根本不了解自己,何况一个和自己同床共枕十来年的男人!
一个女人聪明了,就会发现身边的聪明男人少了。反之亦然。聪明的交流也像搏击一样,总是实力相当,才有意思。越聪明,对手就越少,寂寞感也就越强。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恐怕是绝对寂寞的,他能跟谁交流呢?让我选,我宁愿要有这种聪明的寂寞,而不要愚蠢的热闹。
- 关于财富
钱,跟你没仇。不要让它成为你的主人,不要让它成为你的敌人。你要尽力拥有它,你越没有钱,钱就越是大爷。在20岁时,要知道这点常识。
1776年亚当·斯密在《 国富论 》就说了:每个人都在力图运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男人应该知道钱的重要性,要有赚钱能力。钱是我们生存的基本。 男人更应该知道钱并不重要,如果它能让我们喜欢的女人开心,花掉它。 让我们喜欢的女人没有物质压力,让她们购物时随性一点,让她们的物欲尽可能释放,让她们的衣服多一点,让她们有受宠的感觉,钱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花掉吗?
- 关于生活
任何情绪都是这样,没有绝对负面的情绪,也没有绝对正面的情绪。偶尔袭来的轻微厌世情绪,恐怕可以帮助你放下许多鸡毛蒜皮的思虑;而持续太长的兴奋情绪却可能让你HIGH得崩溃。这种“度”的把握,对爱情,对爱情以外的事情,也许都是需要的。
我们需要诱惑。这句断言,不是我说的,是动物学家海伦·费什(Helen Fisher)说的。不仅是我们,包括大猩猩、狒狒、大象、老虎之类,都需要诱惑。诱惑需求甚至高于食欲,是属于最基本的欲望。我们经常想去诱惑他人,或者经常要面临他人的诱惑,那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发乎本能,无法更改。
每当想起人是千差万别的,我就起敬畏之心,一些轻易的话,比如“人只要努力、不放弃,就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之类的,是再也不敢说了。一些天性,一些环境的影响,一些教育的缺失,一些父母的粗心,一些无法逃避的基因缺陷——这些蝴蝶翅膀一般轻微的元素,都能引发决定我们命运的风暴,使我们在其中的烦恼障碍中无法自拔,越挣扎越沉沦。
学会忘记,学会认输,这是理性生活的开始,也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更有可能是你迎接真正爱情的开始。不学会忘记,让你一辈子只有一次失败的爱情,以及无穷无尽的仇恨。不学会认输,让你失去处女膜以后,还接着失去心智。要认输,如果认输符合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爱自己,包括爱自己的缺点,爱自己的无所事事,爱自己还没有找到方向,在年轻的时候,有大把本钱用来迷惑,有大把时间用来浪费——过几年回去想,这正是青春的乐趣之一,不必轻易就想到死。
太冷漠?这就是世界的本质。萨特说了,他人即地狱。能不能进天堂,全看你自己。指望他人为你盖好天堂,没人有这个命。父母Right、朋友Right、社会Right、工作Right、男友Right、财富Right再加上性爱也Right,然后他是Mr.Right你是Ms.Right,这么想,脑子就有点不太Right了。
成熟的人和现实的人有一个共通点,极少自作多情。自主与理性,不仅是爱情,也是人生的唯一出路。
从青春期到婚姻期,我们都应该知道,取悦自己的身体,那是最基本的人权呀,你不要继续侵犯丈夫的人权了。
十多年来,我一直相当喜欢一句话"得按你想的去生活,否则,你迟早会按你生活的去想"。大多数人都在按他们生活的去想了,模式的威胁力量永远都是很大的,这点固然可以让你很恐惧,但是也可以让你觉得自己很特殊、很有力量、很有魅力,为什么要那么在乎那些模式呢?为自己活着,按自己的意愿活着。这是幸存者宪法。
上次回母校,跟学姐也聊起类似的话题,她的观点是:感兴趣的东西不一定要相同,但是一定要有开放的价值观。包容地对待世界,这样才能够一起成长。今天在书中翻到同样的观点,便以此做结吧:
我坚持认为,无论爱情也罢,婚姻也罢,它们的定义永远应该开放,就像维基百科词条一样,允许不断地修改与充实。只有这样,爱情与婚姻才不会走向人性的反面.......爱情同思想一样,空气越自由,观点越深刻。
祝大家都能够找到理想的伴侣,祝我也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