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吗?那是你读书无用吧!

2020-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学习发展指南

数字化加速变革经济、社会与生活,外部环境巨变,知识更新速度也是史无前例的快。在VUCA时代的商业环境对人才的核心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快速响应力、持续创新力和强大执行力是VUCA时代的三大核心能力,终身学习已然是整个商业环境的基本共识。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渴求知识、热衷学习。那么,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学?如何才能够学以致用呢?

自从从事培训工作以来,我一直以来都在践行终身学习,努力为自己充电。其中,方军的新书《穿透式学习》。从“知识、学习和实干的关系”破题,告诉我们该如何用穿透式学习来跨越知识与实干的鸿沟,实现学以致用。

就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而言:过去的这2-3年,为什么知识付费得到如此快速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焦虑和生活的压力,让不少职场人士患上了“知识焦虑症”。如今的知识信息更新迭代太快了,学习跟不上,商业市场上的新旧颠覆速度明显加速,别人懂的自己不懂,总感觉自己欠缺的很多,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的心里恐惧。

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的知识,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书中告诉我们,虽然我们的学习场景已经从学校转移到职场了,但是有很多人对学习的认知依然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层面,因此建立新的学习认知、学习新的学习方法,适应灵活多变的商业环境迫在眉睫。

《穿透式学习》的作者方军在书中从2个维度(思维和方法)6个方面阐述了穿透式学习的方法:学习计划、读书、刻意练习、专注、执行和梳理。

什么叫穿透式学习呢?

根据我的理解,穿透式学习就是要打破知识和实干之间的壁垒,让知与行之间高度融合,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穿透式学习方法的这6个部分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从计划、执行到复盘梳理。作者方军作为资深互联网人、跨界学习者,现任快知实验室合伙人及火币大学顾问合伙人。跨界于知识传播、企业管理与新技术领域,亲身践行知识与实践的融合。

学习计划:行动的第一步就是做学习计划。不管是一个大领域的学习,还是一个细分领域的学习,我们都需要做好学习的计划。现在,我们的学习是以实践为目标而非知识学习,因此学习计划的制定决定了最终的成果。

读书:在多数领域里,学习都是围绕着书展开的,书是人类知识最基础、最有效、最系统、最完整的载体。高效阅读最终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成效。读书是学习领域中最重要的输入端口之一。

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跨越知识与实干鸿沟的桥梁,以实践为目标的技能学习,刻意练习是现在公认最有效的方法。

专注:随着联网的电脑和手机正在持续地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我们越来越难以做到专注。改造学习方式的必备步骤里必须包括学会专注。在纽波特给我们的深度工作公式中,专注程度与时间、有效工具共同决定了工作成果的产出。

执行:成年人学习,不是为了通过考试,不会有一个我们熟悉的考试在学习的终点等我们,我们学习是为了将所学用于实干,在现实世界中检验学到的东西。行动,也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最为关键的部分。

梳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光执行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把实干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通过复盘梳理的方式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才能够真实的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在我看来,要想实现穿透式学习,跨越知识与实干间的鸿沟,重点需要走好三步:建立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观念、在做中学、不断用梳理来提升。

1、建立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观念

在我看来,打破知识与实干之间的壁垒,让知与行之间高度融合,践行穿透式学习的关键就在于观念的转变。几乎每个人都是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在过去这长达十几年的学习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知识应用情景的转变,甚至于还有很多人在进入职场后已经摁下了学习的暂停键。

当你进入工作这个知识应用场景中时,如果你依然持有的是应试教育的学习观念,你慢慢就会感觉到学习的无力感,学习既不能解决你在工作场景中遇到的问题,又不能为你带来成长的那份成就感。

举个例子,我有一位新同事,他曾经问过我,为什么你工作了这么多年了,依然能够保持有如此高的学习热情,但是我还没有毕业多久就已经完全没有上学时期的那份学习的热情了。你是怎么保持的?难道你看书的时候没有那种看不下去的感受吗?

其实我这位同事遇到的问题其实很有代表性的。我当然也曾经历过看书根本看不下去的时期,但是自从我发现我的学习观念不对的时候一切就都随之改变了。

建立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观念后,你就会发现,学习这件事是帮助你解决现实世界遇到的困难的一剂良药,你还会觉得看不下去吗?不会的,这个时候,你不是为了记忆知识点应付考试而学,你是为了寻找解决方案而学。

观念的转变是你有效践行穿透式学习的关键,改变,从建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观念开始。

2、在做中学

《穿透式学习》提到了在做中学的三种做法,将“在做中学”这个学习理念进一步的深化、具体化了。这三种做法分别是:01 做方案;02 做最小可行产品(mvp);03 做一个随时可打破的质脆玩具。

想必做方案和做最小可行产品都很容易理解,就是把知识放到真实挑战中去尝试和检验,从反馈中学习。而第三种做法:做一个随时可打破的质脆玩具是什么意思呢?

质脆玩具源自于互联网技术开发中的一个词汇,意思是我们可以在实际工作环境外搭建一个类似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我们可以随意尝试,甚至乱改乱试让它彻底坏掉。《软件开发者路线图》的两位作者就是用质脆玩具作为正式的学习与技能提升的方法。

这个方法非常有借鉴价值,我们知道失败的经验往往比成功的经验更值得学习,现如今你在一个失败容忍度极高的环境中做尝试,你必然可以从这些失败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培养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放到商业战场里而非放到教室里。

3、不断用梳理来提升

《穿透式学习》这本书里,作者建议我们通过书写个人知识指南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梳理和提升。

书写也是知识应用的一种形式,写下来有很多好处,日本生活作家松浦弥太郎曾经说过:“书写也就是思考”。抓住自己脑中漂浮不定的、非常凭感觉的想法,将其一一化为言语,把你抓到的思绪化为言语、写成文章,会看见更多东西。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拆书学习法是最高效的学习策略,原因就是拆书家在准备拆书活动的时候,都要准备拆书预备表,拆书预备表的书写和准备过程就是对相应知识点的深度思考的过程。

在工作中你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有时候让你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你可能可以很好的完成,但是让你把操作流程书写出来,形成一个SOP的以便新人进行学习,好像这件事对你来说就很有难度。其实这就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如果你没有办法用文字表达出来,说明你对于这个知识的掌握还不够,你平时的工作只是凭借长期重复的肌肉记忆或者说惯性在完成一个具体行动而已,还没有办法实现知与行的融合。

在我看来,这也是很多人正在面临的问题。

《穿透式学习》明确指出,我们身处于知识世界和实干世界之间,平衡、融入是大自然的智慧所在。作为个体而言,如何去平衡知识与实干?如何实现知识与实干之间的融合呢?这本书里从思维和方法层面可以给到你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我鼓励大家读这本书的原因。

如今,我们常常提到一个词—知识付费。在我看来,与其被动地等待别人给予知识,不如从自己的行动开始学习。您说是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