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9】读《5%的改变》自我7
![](https://img.haomeiwen.com/i28580751/55fc285fa6406e43.jpg)
7.自律为什么这么难?
来访者:
我总是管不住自己。
第一,我有囤积癖。第二,晚上回家后一直到睡觉前,总忍不住要吃东西。有时并不饿,但就是要吃,而且还熬夜。第三,我特别爱刷剧。
我想变得更自律,知道什么是好的就去做,知道什么是不好的就不做。我该怎么办?
李松蔚老师:从你的日常来看,你不需要真的自律,你只是需要一个叫“自律”的符号,用它带给自己一些积极暗示。
一个简单的办法,是给自己设计一个“自律窗”,在真实的生活中留出一个用来展示自律的窗口。具体地说,在工作时一眼能看见的地方围出一块空地,比如工作桌上,0.1平方米就好(差不多是30厘米见方的一块地儿)。这块地方始终保持整洁,除此之外的地方,爱怎么囤积都可以。
同样,你可以每天给自己设置60秒的时间,比如晚上11点59分到12点整,定一个闹铃,这60秒的时间里什么都不干,不吃东西,也不看剧。其他时间爱怎么吃东西和刷剧都可以。
这0.1平方米和60秒就是你的自律符号。只要你每天把这块地方和这段时间管理好,就可以骄傲地对自己说“啊!今天也是一个自律的人”,从而燃起做其他事情的积极性。你也可以适当扩大这个窗口,但我觉得0.1平方米和1分钟就足够了。
请在一周后告诉我这个方法是否有效。
反馈:
截至成书前,未收到反馈。
复盘:
没收到反馈,最大的可能是没有做。
留言区倒是有其他读者试了这个方法,有人的反馈是:“做到并不难。发现我不是不自律,而是不知道自律是为了什么具体的目标。”
这是很重要的自我发现。自律这个词本身就有点拧巴。它强调的是一种自我克制,自我违抗——明明不想做一件事,却要自己必须做,这才叫作自律。而且不是做一次两次,要重复,日复一日,从这份坚持中获得某种意义——可是为什么要如此辛苦?如果找一件自己更喜欢的事,高高兴兴地做下来,不是更简单吗?
感想:初次读到这里,我也和大多数书友一样,觉得李松蔚老师的方法非常不错,非常可行,只可惜没有收到反馈。
0.1平方米和1分钟就足够了。这不正是5%的改变吗?
其实,我也有囤货癖。我喜欢囤大大小小的包包、要换季的衣服,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面膜、洗面奶、洗发乳、卫生纸、粉底、口红、各种锅碗瓢盆等)、各种别人推荐的经典书籍……
直到孩子断奶以后,我彻底恢复身材,为了穿以前的衣服,就简单收拾了一下,结果不收拾不知道,一收拾吓一大跳。好多包包都没有背过,吊牌还在,但皮面已开裂,或者过时;好多衣服,我竟然不记得是自己买的,虽然有的也还喜欢,但是生完孩子以后,我的胳膊粗了不少,腰围终究回不到二尺了,那些衣服还是穿不下去;还有提前给孩子囤的,几乎都没有用上,好多日用品都已过期……我才不得已全部扔了……
慢慢地,我开始学会谨慎购买,需要再买,尤其是衣服:自己的和老公的,换季前,先收拾一遍,看看去年是穿什么过来的,然后再根据实际穿着情况,购买。孩子的,也提前收拾,只不过,不小不坏就不买。
这样做,确实精简不少,甚至逛一次街,看着琳琅满目的衣服鞋子包包,我竟然没有特别强烈的购买欲望。另外,开始买自己没有的风格,或者需要的,实在没有特别喜欢的,就选经典款,更迭穿旧的衣服。
但是,从此我是不囤包包衣服鞋子了,自从爱上阅读,开始囤各种经典书籍了。买书容易,看书难啊,买一本书,三五天快递即达,看一本经典的书,烧脑费时费力,不看个三五遍,竟是只认识里面每一个字,连起来却不知什么意思。所以,后来家中好多未开封的书。
不过,于我而言,囤书,还是比较好收拾的,至少不会太乱。
至此,我爱上了囤书。
如果找一件自己更喜欢的事,高高兴兴地做下来,不是更简单吗?阅读,是我喜欢的事,同事见我每日读书,都觉得很佩服我:竟然看得下去《论语》?!可殊不知,这更是我休闲的一种方式,我很享受,并不觉得枯燥乏味。至于写作,心里还是很喜欢的,但是有时面对不了自己写得差的样子,所以大多数索性不写,只读书不写作,有点类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而更乱,更焦虑。写下来后,很心安。
总之,读,就对了;写,就对了。
唯有自己,可以找到自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