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薇圆梦计划】

DAY1+4组甘丫头+《当我遇见一个人》笔记3

2019-08-18  本文已影响4人  甘丫头

阅读第三章的:不同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电影《小孩不坏2》中小孩说”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是,他们自己讲自己爽,只要他们有讲就算了。”

【旧知】

以前没怎么在意过关于回应孩子的方式对孩子有着不同影响这回事。原来很多时候我们无意识的举动都在伤害着孩子小小的心灵,让他们感觉到孤独、不被在乎,甚至产生被抛弃感。比如,上次孩子在沙发上画了朵花,拿着画笔兴高采烈地告诉大妞。大妞一看画在沙发上怒气上来了,把她骂了。孩子本来的成就感和兴奋被恐惧委屈而替代了,哇哇大哭。比如孩子看动画片看到一个好玩的片段跟我说“妈妈,这只恐龙好好笑呀。” 我回应说“你看了好几集了,看完这集不能再看了,再看眼睛会疼会瞎掉的!” 我们的关注点和孩子根本不在一个点上,并没有去同理孩子当时的感受和心情,而这种“无关反应和无反应其实在一点点的伤害了孩子。所以,很多父母说孩子越长大越不和自己亲了,不愿意和自己说话了,当父母苦恼这些问题的时候也该去反思自己长久以来在面对孩子和我们交流时是否和孩子关注的是同一个内容。是否是自己因为回应方式的疏忽而酿造的后果。

【新知】

在育儿的过程种,不管对孩子所关注的内容在赞成还是反对,是正反应还是负向反应,都应该和孩子的关注内容相一致,让孩子有被关注和看见的感觉,不要做出”无关性反应。”如果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漠然的无反应,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和存在性焦虑,甚至可能发展成边缘性人格。“人在心不在的妈妈也会让孩子体验到可怕的被抛弃感。

【行动清单】

1、宝宝在和我说话时要认真倾听,和孩子关注同一个内容。不做无关反应不做无关反应,更不能忽视她无反应!哪怕犯了像”把画画到沙发上“这样的事情,但当宝宝来和我展示她的话的时候,也要先去关注她 的话,再去告诉她应该画在哪里。

2、不仅仅是对于孩子,对于身边的人,特别是亲密的家人也要避免这种“无关反应”,把关注点放在同一个内容上,让对方有存在感,有被看见被在乎的感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